欧米汽车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车型配置

文章内容

宝马收购华晨宝马_宝马收购华晨宝马25%的股权

tamoadmin 2024-09-05
1.宝马中国以16.33亿元收购华晨中华2.背靠宝马,也抵不住“坐吃山空”,华晨汽车集团被申请破产重整3.从中国最牛车企之一到破产重整,华晨汽车的起起伏伏伏伏伏

1.宝马中国以16.33亿元收购华晨中华

2.背靠宝马,也抵不住“坐吃山空”,华晨汽车集团被申请破产重整

3.从中国最牛车企之一到破产重整,华晨汽车的起起伏伏伏伏伏伏

4.华晨汽车负债千亿,已名存实亡?也不救!宝马还能买吗

5.华晨宝马被哪个公司收了?

6.斥资16.33亿元,宝马中国收购华晨“中华”品牌,背后有何利益关系?

7.华晨宝马被谁收了

宝马收购华晨宝马_宝马收购华晨宝马25%的股权

当大家都在为Q3季度车市转晴喜传捷报时,有些车企却悄然掉队,甚至淹没在发展浪潮之下。

2020年不仅加速了造车新势力的淘汰,更是对汽车行业进行重新洗牌,许多造血能力不足的传统车企因此而倒下,曾经风光一时的华晨汽车也难逃厄运。

10月23日,代码为“17华汽05”的10亿元私募债券到期,其发行人华晨汽车集团(下称华晨汽车)却未能按期兑付,发生实质性违约,华晨旗下所有债券将停牌。华晨汽车在公告中证实了该消息,并表明公司目前在筹集资金,但面临着不小的阻力。

本息合共10.53亿元的数额,对于拥有1700亿元资产,背靠辽宁省国资委和辽宁省社保基金理事会的华晨汽车而言,并不算庞大,为何华晨仍无法按时兑付?这还得从其负债情况说起。

资不抵债,信用评级被下调

华晨汽车是沈阳重点企业,在过去的2019年,其营收达1811.30亿元,较2018年增长15.4%。2019年净利润也从.74亿元提升至109.50亿元。如此来看,利润和规模都相当理想,甚至跑赢了彼时大盘走势,实现逆势攀升。虽然华晨汽车2019年实现营收增长,但负债金额也随之攀升。

华晨汽车2019年流动负债金额为1162.51亿元,加上含应付债券的非流动负债后,总负债为1447.81亿元。而彼时华晨汽车的现金流为377亿元,这一数额的现金流面对如此规模的债务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截至今年10月23日,华晨汽车共有14只未偿债券,合共金额达172亿元。仅是债券这一部分债务,就足以令华晨汽车举步维艰。

华晨汽车在债券市场“爆雷”早有“征兆”。今年7月,华晨汽车旗下的多只债券出现“跳水”现象,债务和资金链都出现问题。

今年9月21日,华晨汽车未能按时划拨季度应付利息至债券投资托管人;今年10月12日,华晨汽车未能按时兑付10.01亿元本金、2000万元利息以及668.38万元罚息;多家信用评估公司在今年10月中下旬纷纷下调华晨集团信用等级。

过度依赖合资品牌,自身造血能力不足

诱发华晨汽车“爆雷”以及形成债台高筑的根源,还得从其经营状况谈起。

华晨汽车集团的经营板块大致可分为自主品牌整车制造、合资品牌整车制造以及零部件技术三部分。当中,合资品牌整车制造是其最大的利润源头,华晨宝马尤甚。

2011年至2019年,华晨宝马每年为华晨中国的利润贡献为17亿元至55亿元,占集团净利润的94.9%至119.6%不等。简而言之,华晨中国这些年最少有94.9%的净利润来自华晨宝马,而其自主品牌盈利能力较弱,对华晨宝马有着极强的依赖性。

华晨宝马强大的营收能力不仅为华晨中国贡献利润,还令德国宝马腰包日渐丰满,对于合资双方而言,这是一块大蛋糕,谁都想占大份,但德国宝马却不甘愿平分利润。

2018年10月,德国宝马集团以36亿欧元收购了华晨宝马25%的股权,实现控股华晨宝马75%,掌握了华晨宝马的绝对控制权。

对于华晨中国而言,其除了获得华晨宝马25%股权换了的36亿欧元外,还得到德国宝马投产X5和iX3的订单。但代价也是极为沉重的,便是自2022年后,华晨汽车每年只能在华晨宝马中获得25%的利润分成,较以往缩减了一半。

自主板块连年亏损,致使品牌被边缘化

深谙华晨自主板块之“坑”,华晨中国早在2009年便将亏损严重的华晨中华卖给母公司华晨集团,以令自己在资本市场上能“独善其身”。尽管如此,华晨中国仍受沈阳汽车、新晨动力、沈阳航天等属下企业影响,拖累其营收表现。

作为华晨集团在自主乘用车板块的重要品牌,华晨中华最近五年的市场表现一直不尽如人意。2011-2015年是华晨中华的发展高潮期,凭借V5、H330等明星产品在自主品牌市场站稳脚跟。但从2017年开始,华晨中华的年销量便出现逐年大幅下滑态势。今年前三季度,华晨中华累计销量不足五千辆水平,较往年同期暴跌76%。

造成这一窘况的根本,是品牌缺乏创新力、市场应变能力不足、产品迭代迟缓、技术与设计水平落后、管理紊乱等。如今的华晨中华,已难以与吉利、长城、比亚迪等强势自主品牌比拟。

过度依赖合资品牌,自主品牌缺乏竞争力,是导致华晨汽车逐渐边缘化,陷入持续亏损、债台高筑的重要原因。华晨汽车现今的状态,不是个例,更是许多当下底层自主品牌的缩影。庆幸的是,华晨还有宝马可“抱大腿”,未至于落到被市场淘汰的田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宝马中国以16.33亿元收购华晨中华

 如果你买了一辆国产ABB,甭管是否会付诸行动,第一件想做的事儿就是——抠标。

 这可是“56E”啊,屁股上顶着个华晨、一汽、北京着实不太上得了台面,和影响车主的个人形象和社交关系。甚至于,每个4S店在交车的时候都会提供扣标服务,即便卖车的时候把自家的车吹得天花乱坠。终于,这事儿从2022年开始即将迎来新的转折点。

 8月31日,华晨集团等12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案召开了第二次债权人大会,会议的核心议案即,宝马中国收购华晨 汽车 制造。一旦收购成功,就意味着整体破产重整已不可能,华晨宝马“改姓”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而对消费者来说,未来的135系、X123,预计后备厢盖上都只有“BMW”或“宝马”。

 按照“大会”公布的信息,华晨集团等12家企业的预计负债总金额为619.84亿元,相比于目前华晨 汽车 的剩余资产,很显然存在明显的资不抵债问题。某种程度上,这可以理解为,在实现“单飞”之前,宝马中国需要收拾一下华晨中华的烂摊子。主观点说,虽有数十年情谊,但涉及到部分人能分多少钱“养老”,这事儿恐怕还要扯皮一段时间。

 根据当年车企中/外合资的政策要求,包含华晨宝马、一汽-大众、广汽丰田在内的合资公司均要求中方得到超过50%的股权比例,实现控股。而实际上,从2018年开始国家已经取消专用车、新能源 汽车 外资股比限制,这也是特斯拉能够以外企独资身份进入中国市场的最核心原因。更为重要的是,新政策要求乘用车也将从2022年开始放开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已经实施了26年的合资股比限制政策即将退出 历史 舞台。

中华V7

 丰田、大众以及ABB对此表示狂喜,而相应的,大量之前靠合资公司养着的国企自主品牌则迎来最大的生存危机,其中不乏华晨中华、东风风行、北汽绅宝这些闻风已凉半截的乘用车品牌。

 面对国家放开 汽车 市场的承诺,华晨宝马在股比调整上表现得最为积极,2020年10月份,宝马集团就以36亿欧元(29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增持华晨宝马合资公司25%的股权,持股比例达到75%,并在2022年之前实现对华晨宝马的控股。2020年初至今,戴姆勒奔驰也蠢蠢欲动,频繁与北汽集团就股比问题重启谈判,内部相关消息称,戴姆勒最少将持股比例提高到65%。

 2022年之后,宝马 汽车 究竟是实际控股比例进一步提高,而是一步到位实现对华晨宝马的100%控股还说不清楚。但就产品而言,宝马 汽车 已经在中国市场推出了一揽子产品规划,其中不乏极具代表性的顶级豪车国产化以及新能源 汽车 战略规划。

 根据财报数据,2020年宝马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共计销售新车2,325,179辆,中国依然是宝马集团全球最大的销售市场,全年共交付777,379辆BMW和MINI 汽车 ,同比增长7.4%,全球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国产宝马X5测试车

 日前,国产X5(代号G18)车轮装配项目产品正式下线,在2022年4月实现批量生产。这是德系ABB首次将中大型SUV引入国产,对于降低成本压低价格意义重大。并且,国产X5还是中国特色的加长版,车长大概率会突破5米,价格或控制在60万以内,这对奔驰GLE、奥迪Q7无疑降维打击。

宝马iX

 而在新能源 汽车 市场,对比奥迪e-tron的CKD模式(Completely Knock Down,完全散件组装),纯电SUV——宝马iX3已经实现高度国产化,华晨宝马已经初步具备完整的纯电 汽车 生产能力,未来的i4、iX等有着更纯正eDrive血统的车子也大概率会以国产车的身份进入中国市场。

总结:

 华晨 汽车 即将推出 历史 舞台已经基本实锤,就市场而言,消费者多半不会记得华晨 汽车 为国产车发展带来了多少积极影响,但起码促进了沈阳的就业,拉动了当地GDP。而站在笔者的角度,对比同样有国资背景且积极寻求出路的上汽、广汽乃至奇瑞,华晨 汽车 走到今天这一步恐怕只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唯一遗憾的是,在中国人心里“中华”这两个字承载的重量远不是多少金钱能衡量的,就这样毁在自己人手上,会让人回忆起一些往日的伤痛,觉得心里不得劲儿。甭管是国企还是民企,未来中国车企的发展也都要走自己的路。

背靠宝马,也抵不住“坐吃山空”,华晨汽车集团被申请破产重整

这是真的。

据悉,宝马中国将以16.33亿元人民币收购“中华”汽车品牌。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11月20日,“中华”汽车品牌生产相关部分资产为12.33亿元,这相当于宝马中国花费4亿元购买生产资质。

宝马中国收购中华品牌并不让人感到意外,早在华晨集团于今年5月20日开始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时,宝马集团旗下间接全资子公司宝马(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不久后便正式向管理人报名,表明收购意向。

曾经让其他国内车企羡慕不已的华晨汽车,如今以破产重组收尾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事实上,华晨汽车也有过自己的辉煌。1988年,华晨汽车前身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七年后,成立于1992年的华晨中国接管汽车。

汽车通过与丰田合作,很快在客车市场打开局面。自19年开始,华晨在轻型客车领域连续六年位列全国第一。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网——斥资16.33亿元,宝马中国收购华晨“中华”品牌

从中国最牛车企之一到破产重整,华晨汽车的起起伏伏伏伏伏伏

在自主品牌快速发展的阶段中,有些车企奋发图强,突破了合资品牌的重重包围,有了自己的一片疆土,但有些自主品牌却因为“傍上了”大腿,一直安于现状啊,觉得有着一线豪华品牌,自己就不会出事情,但在汽车市场快速变化的今天,时代前进的浪潮便会淘汰那些“不思进取”的车企。

而华晨集团便是在时代前进浪潮冲击之下,开始摇摇欲坠的车企之一,近日华晨汽车集团却被曝出被申请破产重整,据报道,格致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格致科技”)向辽宁省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对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晨汽车”)破产重整。

据了解,格致科技是一家汽车冲压模具研产商,主要从事汽车冲压模具的设计、研发、制造及销售,为全球范围内的汽车整车厂及零部件制造商提供汽车冲压模具的定制化服务,该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吉林省辽源市。

其实关于此次华晨汽车被曝申请破产重组,从此前爆出因负债高企、债务违约等备受市场关注的财务负面消息,便已经初漏端倪了,那么为什么华晨汽车集团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呢?毕竟从华晨、中华到华晨宝马,华晨集团可谓是风生水起,赚足了口碑。

但也正是因为华晨汽车开始了依托华晨宝马这个合资品牌所带了的“辉煌”时刻,从而让它有点迷失自我,在许多自主品牌都开始打造属于自己未来的发展战略时,华晨汽车由于产品竞争力、研发能力弱、公司战略失误等多方面的原因,华晨汽车集团逐步走向了下坡路。

虽然,在近几年推出了?华晨中华V7、V6、V3等产品,但都是市场反响平平,虽然在进行宣传时,宣称有着宝马的技术加持,但品牌影响力的羸弱,以及产品本身的竞争低下,消费对其并不买帐,而如今我们能看到比较成功的例子,便是吉利旗下的领克品牌。

所以华晨汽车当前负面重重,频繁暴雷的原因主要还是自主板块的薄弱,也正是因为产品力低下的原因以及品牌影响力逐步减弱的状态,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华晨中华累计销量44辆,平均月销量仅500辆左右,除了乘用车市场表现差强人意,就连商用车市场也大不如前,如今“华颂”系列产品没有了声量,而系产品2019年销量96047台,而今年1——9月份,华晨系列的车型累计销量也仅有58802台。

而从财务数据上来看,今年上半年,华晨中国营收达14.5亿元,同比下降23.85%,净利润为40.45亿元。如果去掉从华晨宝马得到的利润分成,华晨中国总体亏损达3.4亿元。可以说,如果没有宝马,华晨盈利能力堪忧,所以,如果失去了宝马这颗大树,在长久的阴凉之下休息的华晨中华,如果未来不能够“自力更生”,那最终的结局便会可能会很凄凉。

目前华晨宝马股权调整已进入倒计时。据华晨与宝马2018年签署的协议显示,2022年前,宝马将从华晨汽车收购华晨宝马25%的股权,届时宝马和华晨汽车分别持有华晨宝马75%和25%的股份,并不再纳入华晨汽车合并范围。换个角度理解就是,在股权比例调整后,华晨汽车从华晨宝马处分得的利润比例又将大打折扣,那么华晨汽车自己盈利能力不足的境况下,华晨宝马这个最大的供血来源减少后,又将何去何从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华晨汽车负债千亿,已名存实亡?也不救!宝马还能买吗

从中国最牛车企之一到破产重整,华晨汽车经历了什么?

-1-

华晨的故事,要从说起。

1958年10月,沈阳市投资180万元,建立了沈阳市汽车制造厂,后更名为沈阳汽车制造厂,并将地方国营第二机械厂、汽车装配厂、公私合营民生车辆配件厂等并入。当时,它的主要任务是生产军用改装车。

同年12月,沈阳汽车制造厂参照苏联TA351型汽车,试制出3辆巨龙牌2.5吨轻型载货汽车。到1962年停产,共试制和生产534辆。

通过巨龙牌汽车,沈汽的队伍得到了锻炼,形成了前/后桥、变速箱和发动机的制造能力。

1966年3月,沈汽试制出9辆CA131型3吨轻型载货汽车,不过并没有量产。

10年,同处沈阳的辽宁汽车修配厂,用往复式发动机生产了503辆巨龙牌SY130型汽车。后来,沈汽在巨龙SY130基础上,推出辽宁二号汽车。辽宁汽车修配厂则转型为汽车齿轮专业生产厂,更名为沈阳汽车齿轮厂。

11年,辽宁二号量产,第二年生产1150辆。

两年后,按照辽宁省机械工业局统一规划,沈汽根据BJ130图纸,在14年3月试制出3辆样车,后来改进为SY132型轻型载货汽车,15年6月投产,当年生产320辆。也是在那一年,沈阳汽车制造厂成为全国轻型载货汽车定点生产厂家之一。

后来,沈汽先后开发出包括SY132A、SY132D双排座客货两用车等在内的变型产品,还试制了SY133型轻型载货汽车。

1981年12月,SY132C和SY132D开始使用牌商标。这可以看做汽车的开端。

两年后,这两款车获得了国家经委优秀新产品飞龙奖。同时,在1985年5月中汽公司组织的130轻型载货汽车主要生产厂家,2.5万公里可靠性试验中,沈汽还获得了第一名。

值得一提的是,1982年,同处沈阳的沈阳轿车制造厂也开始使用商标,生产SY622型轻型客车。

再后来,沈汽用三菱FCA驾驶室技术和五十铃N系列底盘技术进行改型设计,推出了SY1041系列载货汽车。

80年代末,沈汽的主导产品,除了SY1040、SY1041外,还有SY1031SAH轻型货车,SY6480、SY6474轻型客车、SY5040系列专用车等。

1987年,以沈阳汽车制造厂、沈阳轿车制造厂等为主体,沈阳农机汽车工业局将所属几十家企业整合,与建设银行沈阳分行信托投资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了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由赵希友担任董事长。

当时的汽车,人员涣散、设备老旧,面临诸多难题。为了筹措资金、走出困境,1988年底,赵希友想到了通过发行股票进行融资。,也成为当时东三省第一家被允许公开发行股票的股份制企业。

不过经过一年多的运作,只卖出了一半股票,还有一半砸在手里。

而在发行股票的同时,1989年,以CKD全散件组装形式引进第四代丰田海狮轻型客车,获得了市场认可。不过受日本经济泡沫影响,卖车赚钱的速度根本赶不上日元涨幅,回笼的资金也买不起新散件。

汽车陷入新的困局。

-2-

此时,“拯救者”仰融出现了。

有意思的是,这样一位风云人物,履历却一直是个谜。

仰融自称是安徽徽州人,西南财经大学毕业,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在越南打过仗,1988年受过致命伤,但却奇迹般活了下来。

但据媒体报道,仰融其实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市北国镇,原名仰勇,兄弟4人。初中毕业后做过厨师,后来承包经营小商店,再后来供职于江阴市外贸公司。1989年赴上海炒股,凭借敏锐的资本嗅觉和精干的操作能力获得金融教育家许文通的赏识。

上世纪90年代初,仰融在香港成立了华博财务公司。其初始出资方,是许文通担任董事长的海南华银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据了解,华博财务的主要业务是资金拆借、债券和股票买卖。据说,仰融的第一桶金就是在这时积累的。

当时,由于体制和机制问题,不少国企面临生存危机。在许文通看来,仅靠管理松绑和财政输血很难盘活这些企业,最应该倚重的应该是资本市场。仰融深以为然。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仰融开始和赵希友接触,并买下了剩余的几乎所有股票。

仰融的注资,暂时化解了的危机。

这只是仰融的第一步。

1991年,由海南华银国际信托出资,华博财务、华银信托与汽车合资组建了沈阳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成为海狮等轻型客车产品的生产经营主体,其中汽车持股60%、华博25%、华银15%。一年后华银将所持股份转给华博,仰融由此获得了沈阳客车40%的股权。

于此同时,仰融也开始了在资本市场的运作。

1992年5月,为了在海外上市,仰融旗下的华博财务与央行教育司、中国金融学院、华银信托共同发起组建了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基金会注册资金210万元,其中仰融出资200万元,央行教育司拨款10万元。

6月,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在百慕大设立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华博所持沈阳客车40%股份,被全部注入这家为上市而成立的壳公司。

两个月后,仰融以“股份只有40%,不符合在美独立上市条件”为由进行了换股,将华晨对沈阳客车的股比扩充到51%,成为控股股东。

1992年7月,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上市。

10月,华晨中国在纽交所上市,成为在美国上市的第一家中国企业。

-3-

1993年11月,沈阳市武迪生在以色列坠机遇难;一个月后,汽车董事长赵希友因病退休。这两个关键人物的离开,使得之前建立的平衡被打破,从地方调任的新领导开始了对客车控制权的争夺,不过并没有成功。

为了制衡仰融,1995年,汽车甚至将51%股份以1.15元的象征性价格转给了一汽集团,使其成为汽车控股股东,公司名称也变更为一汽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不过,一汽依旧没能真正插手客车的业务。

而在仰融的领导下,沈阳客车快速成长,19年成为国内轻型客车市场的老大,年销售额以50%的速度增长,销量则从1995年的9150辆激增至2000年的6万辆。

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颁布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开始鼓励私人购买汽车。看到商机的人们,纷纷涌入汽车制造业。仰融也把目光瞄向了家庭轿车这一新兴市场。

不过在轿车制造领域,没有任何经验。

仰融用双轨并行的战略,一方面寻求海外合作,一方面搞自主研发。

在对外合作方面,华晨先后与多家国际汽车公司展开合作。

一、与美国通用汽车合资创办通用汽车有限公司,生产S-10皮卡、开拓者SUV等车型;

二、与宝马汽车达成合作意向,合资生产宝马3系和5系轿车;

三、接手三江雷诺,获得55%股权,引进雷诺家用经济型轿车“甘果”;

四、收购沈阳航天三菱,与三菱合作生产轿车发动机;

五、与丰田合作,开发经济型轿车;

六、与全球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福尔德共同开发491Q-ME汽油发动机;

七、与英国伦敦出租车公司合作,在中国市场独家生产和销售奥斯汀出租车TX1。

此外,华晨还斥资3000万元,与河北田野合资成立了河北中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持股60%。

自主研发方面,仰融请到了已登峰造极的乔治·亚罗主持车辆设计,并请国际权威机构英国MIRA公司进行整车性能验证,其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工艺设备、零部件等也都来自于全球知名厂商。

在这样的大投入下,2000年12月,第一代中华轿车正式下线,成为当时唯一有能力挑战合资中高级轿车的自主品牌车型。

当时,仰融举着一幅“中华第一车”书法作品,兴奋的宣布了自己的梦想:“到2006年,中国汽车业滩头阵地上唯一敢向外国企业叫板的,是我华晨。”

一个月后,沈阳市授予仰融“荣誉市民”称号。在那个仪式上,仰融公布了华晨在2000年的业绩:销售收入近70亿元,税后利润18亿元,仅次于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成为中国车市第三极。

-4-

在中华轿车下线后不久,仰融发现三菱发动机动力不足,与中华轿车并不匹配。在三菱拒绝技术更新后,由宝马牵线搭桥,仰融开始与英国罗孚汽车接触,商谈发动机合作项目。

不久后,仰融与罗孚的谈判从发动机合作上升至全面合资。最终双方达成协议,成立合资公司,中方以土地、厂房等投入,占股51%;罗孚以产品、技术和设备投入,持股49%。合资后,罗孚所有产品都将搬到中国生产,其中出口欧洲的产品使用罗孚品牌,在中国和亚太地区则用中华品牌。此外,中方将借给罗孚1.9亿英镑现金,用于裁员、工厂搬迁和新车研发。

这样的合作模式至今仍让业界向往。

不过,仰融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决定将罗孚项目放到浙江省宁波市。这对于刚刚经历了“慕马”案的沈阳来说,是一种背叛。

同时,华晨的所有权也一直扑朔迷离,含混不清。为此,仰融设计了一套异常复杂的“资本迷宫”,筹划了一个产权清晰的“新华晨”。

不过,事情却并没有向仰融推演的方向发展,与沈阳的产权谈判最终破裂。

2002年3月,华晨及其派生的所有公司被一次性划转给辽宁省ZF。

6月,仰融被华晨汽车董事会解除职务;10月,仰融被批捕,不过此时的仰融早已逃至海外。

仰融案,也成为“投资不过山海关”的真实案例。

此后,经过多重股权变更,华晨汽车集团成为辽宁省国有独资公司。华晨汽车集团也迅速、全面回归辽宁省。

宁波罗孚项目、湖北孝感雷诺项目被强行终止,通用被上海通用整合,与英国出租车公司的合作半途终止。此外,华晨还对零部件供应商进行了大规模调整,在摒弃辽宁省外的诸多供应商的同时,扶植辽宁省内的零部件厂。

仰融出走后的第一年,华晨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2003年,中华轿车销售2.5万辆,税前利润2000万元。

不过到2004年,情况急转直下,中华轿车销量跌至1.09万辆,经营亏损6亿元;海狮销量下滑18%,丢掉了保持5年之久的轻客销量冠军宝座。

华晨汽车集团陷入混乱。从仰融出走到2005年年底,最高管理层换了4拨。而当媒体记者奔赴沈阳访时,甚至找不到华晨总部的办公地点,因为相关部门都不清楚华晨汽车究竟该归属于哪个部门。

-5-

2005年年末,华晨3年来的累计亏损达到32亿元,工厂几近停产。

与糟糕的财务状况对应的,是复杂的业务和人事关系。民营转国有产生的复杂产权关系,短时间内领导层多次变动产生的复杂派系关系,以及优秀人才的大量流失,使得这家曾经风光无限的企业举步维艰。

在这样的状况下,祁玉民接手华晨。

此前,祁玉民曾任大连市,再之前担任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有着20余年的企业管理经验和ZF工作经验。

面对华晨的重症,祁玉民下了一剂猛药。

先是推动上游。上任十几天后,祁玉民南下广州?,约见广发银行老总,顺利拿到3亿元,此后又从多家银行借了7亿元。用这些钱,华晨还上了零部件供应商欠款,发放了被拖欠的员工工资。

紧接着,祁玉民发动了价格战。

对滞销的中华尊驰轿车展开“跳水式”大降价,13万元版本降到11万元,17万元的降到13万元。同时,祁玉民火速推出第二款轿车中华骏捷,定价在10万元以下。

在合资板块,祁玉民对华晨宝马大放权,将财务、销售等都给了宝马。

这些举措,使华晨在短期内实现了自主与合资板块的双增长。2007年,华晨汽车集团整车销售突破30万辆,销售收入超过400亿元,一举扭亏为盈。

那一年,祁玉民的威望达到顶峰。也是在那一年,华晨中国从纽交所退市。

但这样的操作,也为华晨的长远发展埋下了祸根。

祁玉民执掌下的华晨,轻自主研发,重技术整合,他更希望利用外资车企的成熟技术研发新车,而非建立自己的正向研发体系。

祁玉民在接受访时曾表示,“我梦想有一个产品,它的底盘是保时捷调校的;它的造型、内外饰是意大利搞的;它的发动机是和宝马合作的。三大一整合,是不是一个好车就出来了?”

这样的思路,使华晨汽车在其他中国车企努力创建正向研发体系的时刻,荒废了时光,也在日后的激烈竞争中逐渐败下阵来。

-6-

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华晨中华和的市场份额在2013年开始持续萎缩。而作为华晨的利润奶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华晨都在靠华晨宝马输血。

2015年到2019年,华晨宝马贡献的净利润分别为38.2亿、39.9亿、52.3亿、62.4亿和76.2亿元。而如果扣除华晨宝马的净利润,华晨其实是亏损的:2016年亏损3.16亿,2017年亏损8.62亿,2018年亏损4.24亿。

自主板块的窘境,可见一斑。

这样的输血显然不是长久之计。2018年10月,宝马发布声明称,宝马集团用36亿欧元收购华晨宝马合资公司25%股份,交易将在2022年完成。这意味着,到2022年,华晨集团在华晨宝马的股比将降至25%。届时,华晨集团的利润势必大幅下滑。

华晨的自主板块也在自救。2017年,华晨将49%的股权及债务,以1元钱的价格转给了法国雷诺,成立华晨雷诺汽车有限公司,在技术、产品、资金方面获得了输血。

但华晨集团却陷入了财务危机。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华晨累计负债高达1226.75亿元。

2020年4月到5月,华晨先后13次成为被执行人;

上半年,华晨中华累计销量只有3186辆;8月,华晨中华职工开始放轮休;

10月,华晨汽车集团因10亿元私募债券到期后未能兑付,发生实质性违约;此前,华晨发行的多期债券已大幅下跌。

11月16日,华晨集团发布公告确认,目前,华晨集团已构成债务违约65亿元,逾期利息1.44亿元。因资金紧张,续作授信审批未完成,造成无法偿还债务。

11月20日,华晨集团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但据消息显示,目前的破产重整只涉及华晨自主板块,不会波及到合资品牌。

12月4日,华晨汽车集团原董事长祁玉民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和调查。

这一消息,颇耐人玩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华晨宝马被哪个公司收了?

说起华晨,要不是因为“宝马”,也许很多人已经记不起这个名字了。这家曾靠着客车在美国上市的公司。高光时刻,凭借着“新海狮”,华晨一年营收70亿,利润仅次于上汽大众。当年,大街上随处可见的面包车就是最好的证明。

华晨频频“爆雷”,已名存实亡?

然而,这家曾经牛哄哄的车企,到如今频频“爆雷”,信托违约、资不抵债。华晨跌落的速度,似乎比人们预想的还要快?。

今年5月开始,华晨汽车便频繁成为法院强制执行的对象。信托违约、股权冻结、多起被列为执行人信息、成立债委会、公司主体及相关债项信用等级被频繁下调……由于目前未偿债券余额已达172亿元,负债总额更是高达千亿元,华晨眼下已经到了资金链断裂的边缘。

7月份,更有华晨公司内部通告爆出:华晨员工从7月1日开始,员工实行放轮休。轮休期间,员工工资将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发放,每人1810元。

近日,华晨集团再次因资金问题被推向舆论的风头浪尖。起因是因为华晨汽车在上海证券披露公告称,其发行规模为10亿元的私募债券“17华汽05”未能按期兑付,涉及到10亿人民币本金以及5300万人民币应付利息。

为什么会面临资金困局呢?

这主要还是因为华晨汽车利润结构过于单一,主要都集中在华晨宝马合资公司。在2019年,华晨宝马盈达76.26亿人民币,2020年上半年,华晨宝马又贡献了43.83亿人民币的净利润。换句话说,倘若不是华晨宝马的利润支撑,华晨集团整体上是亏损的。

而这笔利润虽然到了华晨集团账上,但华晨汽车实际上还有14只债券没有偿还,加上银行负债,截止到今年3月份,华晨汽车负债总额已达1226.75亿人民币。

但现在国家政策层面为了倒逼自主品牌的真正实力,开放了外资股比。此番政策刚一推出,宝马集团便斥资36亿欧元收购了华晨宝马25%的股份,将华晨集团股份挤压至25%。在当时,大约285亿人民币的进账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华晨集团的资金问题,但这也导致了资本市场对华晨汽车的期望下降,影响到华晨汽车的再融资能力,从而使得其证券多处“爆雷”。

而身处沈阳的华晨汽车虽然作为国家在汽车工业棋局中的一枚重要落子,但华晨宝马剥离之后,华晨汽车实力羸弱的自主汽车产品以及优劣不齐的资产配备,或许都给不了沈阳国资委继续出手救援的理由,也就是说华晨汽车这次很可能会被抛弃,只能自己来收拾这些“烂摊子”。

写在最后

如果华晨真的像所报道的那样,曾经风光无限的华晨汽车最后恐怕只能像力帆、众泰一样被重组整改,也或许有资本愿意接手这些资产进行私有化处理,否则仅靠华晨汽车现在的业务,恐怕过不去这个“坎”。

这也再一次验证了,在汽车行业中不管是私企还是国企,只要是不思进取,研发能力、产品品质达不到消费者要求,终于难免被淘汰的局面。

然而,另一边,宝马转身和长城达成合作,后面又会有什么新的动作呢?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斥资16.33亿元,宝马中国收购华晨“中华”品牌,背后有何利益关系?

华晨宝马并没有被任何公司收购,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是由宝马集团和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建立,成立时间是2003年的5月份,总部位置是在中国沈阳市,是高档豪华汽车的制造商。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华晨汽车集团”,是2002年根据中央决定,经辽宁省批准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总部坐落于素有“共和国装备部” 之称的国家重点装备制造业基地——沈阳市,是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的主力军,现有员工4万人,资产总额超过580亿元。

扩展资料

成立时间1916年。宝马公司的全称叫做巴伐利亚机械制造厂股份公司,公司不但生产汽车,还生产飞机,发动机以及摩托车。是一家实力非常强的公司。并在2002年购买了劳斯莱斯,从而征战豪华汽车品牌市场。

生产宝马品牌的车型,销售车型以及售后服务,宝马集团在2004年的时候,所成立的合资工厂进行质量审核,其中,在沈阳的工场凭借着完善的生产质量控制体系,精湛的生产工艺,符合宝马全球工厂的质量标准,从而保证了生产的车型质量。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华晨宝马被谁收了

宝马汽车公司用16.33亿元就收购了一个经营了接近30年的中国汽车品牌,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划算的买卖,很多人都说在这一次的交易背后,可能存在的一些利益输送的问题,当然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存在,但是没有任何证据的前提下,还是不要进行胡乱的猜测,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一次的交易行为。

第一,宝马公司为什么要收购华晨中华?

其实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那就是华晨中华汽车品牌,其实在上一年的时候就已经宣布破产倒闭,而且在这几年的营业收入当中,他们一直是属于严重亏损状态。作为重要的是相比较于最开始他们还有自己的生产线,但是跟宝马合作之后,他们连自己本身的生产线都已经给关闭了,所以华晨汽车公司目前是属于一个空壳子。

第二,宝马的野心。

既然是一个空壳子,宝马公司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多钱来收购它?很明显就是想要通过华晨汽车这个中国品牌重新进入中国市场当中,可能会有人会有疑问,宝马汽车在国内不是有很多人购买吗?为什么还要重新进入?在此前他们是跟华晨汽车进行合作,双方各占50%,但是现在他却可以占据百分百的股份。

第三,这一次的交易对国内车企的影响。

目前在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之上,我们的国内汽车品牌有所领先,但是领先的幅度并不大,所以宝马汽车对于国内的新能源也是非常热衷的。主要就是因为新能源的市场实在太大了,我们的目标是在2030年的时候,让20%的汽车占有量,变成新能源汽车,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市场来说,能够占据一小部分就足以让宝马赚得盆满钵满。

华晨宝马没有被任何公司收购。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由宝马集团和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成立于2003年5月。其总部位于中国沈阳,是一家高端豪华车制造商。

华晨宝马都做什么

2004年,宝马集团设立的合资工厂对生产宝马品牌车型、销售车型和售后服务进行质量审核。其中,沈阳工厂凭借完善的生产质量控制体系和精湛的生产工艺,达到了宝马全球工厂的质量标准,从而保证了所生产车型的质量。

宝马公司成立时间

成立于1916年。宝马的全称是巴伐利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不仅生产汽车,还生产飞机、发动机和摩托车。是一家非常强大的公司。2002年,他买下劳斯莱斯,参与豪华车品牌市场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