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米汽车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车型配置

文章内容

上海汽车MG340_上海汽车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tamoadmin 2024-09-22
南汽拥有跃进、依维柯、MG名爵等整车品牌系列,年综合生产能力40万辆。除整车生产公司外,南汽还拥有宁波前桥、杭州依维柯、南汽专用车、汽车工程研究院(国家级企业

上海汽车MG340_上海汽车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

南汽拥有跃进、依维柯、MG名爵等整车品牌系列,年综合生产能力40万辆。除整车生产公司外,南汽还拥有宁波前桥、杭州依维柯、南汽专用车、汽车工程研究院(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级汽车质量监督检验鉴定试验所。南汽拥有外事审批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与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大学等联合组建的汽车工程研究院,具有较完善的科研和生产经营体系。

南汽的历史始于1947年。1958年3月10日,南汽成功地制造出我国第一辆轻型载货汽车,国家命名为跃进牌汽车,同时批准成立南京汽车制造厂。1995年6月21日,原国家经贸委同意南京汽车制造厂更名为跃进汽车集团公司。2003年8月28日,资产重组后的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南汽正式移交江苏省管理。跃进、依维柯等产品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多次荣获中国机械工业名牌产品、全国用户满意产品及江苏省重点名牌产品称号;南汽连续多年获得江苏省、南京市文明单位称号。

2005年7月22日,南汽成功收购了英国MG罗孚公司和动力总成公司的资产,为南汽再创辉煌寻求到了新的机遇。通过购买海外优质资产、并购海外企业,拥有并控制国际品牌、先进技术等优势,高起点、低成本、快速度地实现自主创新和国际化战略目标的发展模式,南汽创造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全新道路。

2007年12月26日,上南合作成功签约。 资产整合后的新南汽成为上海汽车的全资子公司。上海汽车是目前国内领先的乘用车制造商、最大的微型车制造商和销量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上南双方推进“五个统一”(统一规划、统一研发、统一购、统一制造、统一营销),优势互补、共享。南汽将依托上汽的优势,着眼于未来更长远、更深入、全方位的发展,建设成上汽全球整车业务中的重要汽车制造基地,使上汽集团借助南汽集团制造基地成为中国最大、世界一流的汽车企业。

1995年6月21日,国家经贸委批准南京汽车制造厂更名为跃进汽车集团公司,并以跃进汽车集团公司为核心组建跃进汽车集团。2003年8月28日,由跃进汽车集团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江苏省国信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交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共同出资重组的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特大型汽车骨干生产企业。南汽现有资产总额120亿元,占地面积340余万平方米,1.46余万名职工,拥有25家控股子公司(其中7家中外合资),7家参股公司(其中2家中外合资),400余家关联企业。南汽拥有四个整车生产公司,即南汽跃进、南京菲亚特、南京依维柯、南汽新雅途,生产跃进、依维柯、菲亚特、新雅途四大品牌系列400多个品种汽车,年综合生产能力20万辆,至2004年底已累计生产汽车近140万辆。除整车生产公司外,南汽还拥有铸、锻、装备和一批汽车零部件企业,有7个专业研究所以及技术中心和国家级汽车质量监督检验鉴定试验所。南汽拥有外贸进出口权,中德合办的职业教育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及与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无锡轻工大学联合组建的跃进汽车工程研究院,具有较完善的科研和生产经营体系。

多年来,南汽始终贯彻国家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的各项方针政策,通过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形成了比较规范的母子公司管理体系,通过引进外资、资产重组、剥离等途径和措施,实现了较展。1992年南汽在中国工业技术开发百强企业统计中进入十强,1996年6月被国家经贸委和中国人民银行列入300家重点国有企业,19年被列入120家企业试点集团,1999年国家经贸委批复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试点方案。

“九五”期间,南汽保持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称号。南汽荣获全国机械工业文明单位、劳动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跃进、依维柯产品荣获中国机械工业名牌产品、全国用户满意产品及江苏省重点名牌产品称号。南汽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荣获江苏省技术改造集体、文明单位标兵、先进集体、“九五”技术改造先进单位、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称号。南汽连续保持江苏省、南京市文明单位称号。

很多年来,南汽一贯奉行“质量第一,用户第一,服务第一”的宗旨,发扬“创业、创新、创优、创名牌”的企业精神,不断超越,不断追求,为建成具有更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而不懈努力。

伴随着南汽的发展,公司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征程,无论是在物资紧缺的经济年代,还是在市场经济时代,公司都能在保证集团内生产用料的基础上,兼顾外部市场,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购、供应、服务体系,与国内外的几大主要钢材、油漆、石油、化工供应商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优势互补,在保障、新材料试制开发、材料供应价格方面享有明显的优势。公司非常注重信息化建设,从购到销售、加工、运输等全过程都能实行网络化控制,从而对购、供应、服务的每一个环节实行严格的管理监控。现正在打造电子商务平台,努力为原辅材料客户和厂商提供信息交换的电子平台。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供应公司人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将发扬南汽“创业、创新、创优、创名牌”的企业精神,与时俱进,不断超越,不断追求,把供应公司做强、做大。公司将进一步维护、发展上下游企业的战略伙伴关系,形成紧密牢靠的战略联盟;巩固和服务集团公司内部市场,开拓外部市场,实施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资金流的运动,实现与客户零距离,材料零库存,朝着江苏地区最大规模和影响力的原辅料专业贸易商和代理商方向努力。

1.男表

1955年7月9日,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局与上海钟表同业公会成立58人参加的手表试制小组,由参加试制单位和人员分头制造零件,大光明钟厂工程师曲元德研制小钢马,中国钟厂工程师阮顺发承担主夹板试制。是年9月26日,分散加工好的150多只零部件全部集中到慎昌钟表店,共组装出18只长三针(17钻)细马、防水手表,成为国产的第一批细马手表。1956年4月,手表试制工作集中到江阴路(原齐心发条厂仓库里)进行,试制人员逐步增加到150人,有简陋设备50台,装配、测试检验在一间用隔音板搭成的“密封式”小房间里进行,用洋伞骨、绣花针、自行车钢丝等作材料,于当年9月研制出第二批细马手表100只。商标为东方红、和平牌两种。但零件按实样研制,精度不一,装配成手表正品只有12只,次品58只,废品30只,日走时误差为120秒。1957年4月,试制小组用4个多月时间,订出1070道工序、画出150多个零件图纸的生产加工工艺,成为我国自己制订的第一套手表生产的工艺文件。从1957年7月开始,按图进行试制,先后共试制14批3076只手表。

1958年,A581型机械手表正式在上海手表厂投产,注册商标为上海牌,当年生产手表13600只。

1962年2月,上海手表厂设计出A623A型机械日历手表。从这一年起,总理一直佩戴此种手表,直到逝世后遗体火化时,人们才从他手上取下这块表,由中国人民革命博物馆收藏。

到1965年,上海手表厂先后设计开发591型机械自动手表、611型、631型、657型机械中型男表,以及A641型24钻高级机械男表等。SSIA型手表经改型走时由40小时增为45小时。1968年产量第一次突破100万只,10年又提高到228万只,两年翻一番。该厂在加快SSI型产品批量生产的同时,还先后设计开发SSI/1型机械中型男表,SS4H型、SS4H—K型19钻机械男表,SS4B型19钻机械日历男表,SS2C型29钻机械自动男表,SS4C型24钻机械自动日历男表,SS6P型机械自动日历男表及SS2B型29钻机械自动日历男表等。12年,该厂把SSI型慢摆手表改进为SSIK型快摆手表,摆轴频率由每小时18000次增到21600次,使实走日误差由45秒减少为30秒,达到轻工业部颁布的一级表水平。1969~13年,上海手表二厂、上海手表三厂先后生产SSI型解放牌、沪光牌、海狮牌机械手表。

1969年4月,我国首次用偏中心结构的SMIA型钻石牌机械手表在上海秒表厂问世。

12年,以宝石花命名的第一批统一机芯ZSE型机械手表在上海手表二厂试制成功,走时精度日误差不超过正负30秒,达到轻工业部颁布的一级表水平。14年1月,ZSH型上海牌统一机芯机械男表在上海手表厂投入批量生产,并先后设计开发出ZJH型机械中型表,19钻ZSH/1型、ZJSH型机械日历男表,25钻ZCSH型机械自动男表等形成产品系列。

1982年1月,为适应国内外市场广大消费者不同要求,上海市钟表工业公司组织上海手表厂、上海钻石手表厂、上海钟表研究所联合设计25.6毫米薄型表,机芯厚度为3.75毫米(统一机芯厚度为4.32毫米),日误差正负25秒,填补了国内薄型表的空白。1986年,上海牌25.6毫米薄型表获国家银质奖。到1990年上海钟表行业累计生产统一机芯机械手表6702万只,25.6毫米薄型表337万只。

2.女表

1959年,上海手表厂用A581型机械男表机芯,组装了第一批女表。1965年该厂自行设计上海牌机械女表,填补了国内空白。14年,又设计SSA5型机械女表,日误差正负45秒,表直径为20.3毫米。10年3月,上海手表三厂转产20.3毫米小女表,使用上海牌商标,当年即完成54000只。翌年7月,该厂自行设计出X3IB型上海牌机械日历女表。

年9月,上海手表厂把19.4毫米NBSH型单机和日历女表同步开发,扩大了花色品种。年10月,上海钻石手表厂设计出19.4毫米SB5Z型国内机芯最薄的机械女表。

随着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对女表的装饰要求也不断提高。1982年5月,上海手表二厂、三厂研制出国内第一只机芯最小的17.2毫米ESE型宝石花牌和S3—2型、S3—2B型海达牌、上海牌机械日历女表。1990年,生产女表达381.5267万只,占全行业机械表的36.11%。

到1990年上海钟表行业累计生产各种机械女表4066万只。 电子手表根据其结构形式与发明发展的先后,国际上一般分成“四代”。上海钟表行业先后研制过第一代摆轮游丝式电子表、第二代音叉式电子表、第三代指针式石英电子表、第四代数字显示式石英电子表。第一代、第二代研制成功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均被第三代电子表所取代,第四代石英电子表虽初期走俏,随后因不受消费者欢迎也渐趋淘汰,市场上经久不衰的仅是第三代电子表。

国内最早研制第三代电子表是上海钟表元件厂。12年初,试制出电子元器件和4节5号电池都装在机芯外面的第一只样表。14年底,研制出16级分频电路叠加而成。到年共研制生产4177只,注册商标为金星牌。为使该厂能集中精力把电子表元器件的生产搞上去,是年12月,金星牌三代电子表停止生产。

17年9月,上海手表二厂开始研制第三代电子表。1983年生产的DSE3型第三代电子表,机芯直径为19.4毫米,轮列部分厚度为2.56毫米,达到薄型要求。1987年,该厂研制成功单片式日历定位装置的DBSE3型第三代电子表获得专利申请。1987年1月,在上海钟表元件二厂协助下,又研制成功DSE4型第三代电子表。该厂自行设计的12棱全黑男表、黑珍珠时装女表、情侣对表上市后,十分走俏。1989年,该厂设计出高档的K金表和永不磨损型表壳,填补国内空白。到1990年,上海手表二厂累计生产第三代指针式石英电子表353.9万只。

1985年9月,上海手表厂自行设计6×8单机日历第三代电子表。1987年上市10万只,翌年完成101.15万只,是行业内第一个突破第三代电子表年产100万只大关。该厂在加快批量生产的同时,还抓紧新品开发。1988年10月,研制成功DSH15型第三代电子表,成为国内第三代指针式石英电子表系列中最薄表机,1990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该厂研制开发DSH14A型第三代电子表,注重机芯设计与外观设计一体化,新颖典雅,视薄性强,并在上海钟表元件厂积极配合下,在国内首次用直径0.60×0.17×1.5毫米最薄型红宝石轴承,达到德国DIN8326手表标准的国际先进水平。

19~1990年的12年间,上海钟表行业累计生产各类电子表1223.1885万只。1990年全行业共生产各类电子表340万只,占上海手表生产总量的22.45%,占全国电子表生产总量的33.5%,居全国之首。 1959年3月,金声制钟厂研制钻石牌机械秒表获得成功,指标刻度为1/10秒。到1961年共生产20325只。嗣后又研制开发指标刻度为1/100秒、1/50秒、1/5秒等10个系列品种。1964年,该厂为海军提供军用计时仪器配套的MS1S型、MS2S型双针秒表。1968年,该厂更名为上海秒表厂,且继续研制成用于国防科技的511—516型特殊秒表。

1980年,上海秒表厂又研制开发双柄头的机械秒表,填补国内空白。此后,钻石牌秒表作为我国发射的通信卫星的时间指令仪器。到1990年,累计生产钻石牌秒表144.9291万只。从1988年开始,产品向东南亚出口,1989年进入美国市场。到1990年共出口24.5535万只。

1980年12月,上海手表五厂研制金雀牌石英电子秒表10000只。1983年起,金雀牌秒表先后被我国第五届全运会,第一届青少年运动会,以及第六届全运会等作为计时工具。1986年10月,该厂研制成功能进行多段计时、具有记忆功能的JD-2型电子秒表。并经中国田径协会审查,同意在全国比赛中使用。1990年2月,上海手表五厂研制的ID-3型电子秒表获得成功。经亚运会自行车赛终点计时裁判长试用,其功能、性能和计时精度均达到80年代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1958年4月,我国第一只钻石牌机械挂表在金声制钟厂(今钻石手表厂)问世。

年11月,上海秒表厂(原大光明钟厂)先后研制生产钻石牌MG—1J型机械挂表和统一机芯挂表,以及镂空机械挂表等。到1990年累计生产69140只。

五、台钟

民国2年(1913年),美华利钟厂开始生产台钟,年产88只,民国13年达636只。12年间累计生产6163只。民国20年和民国21年,昌明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和德安时钟制造厂先后生产昌明牌和双箭牌台钟。

民国29年1月,中国钟厂首创15天台钟。民国32年,昌明钟厂推出三六牌走时18天台钟。翌年1月,中国钟厂阮顺发又研制出走时21天的台钟,后夹板刻有“阮式”标志。民国33年,阮还设计开发能按刻奏出《西敏寺》乐曲的高档台钟。50年代,中国钟厂生产双龙立式玻璃门座钟,两条龙盘柱而上,中间嵌一颗大明珠,深受农村消费者的钟爱。1960年,全国统一机芯设计成功,零部件全部实行按图生产,从而提高了零部件加工精度,使15天台钟累计走时误差由5分缩减到3分钟。1964年1月,中国钟厂研制成功连续走时31天摆钟,日误差仅在30秒以内。“”期间,三五牌传统的“龙”、“凤”图案受到批判,生产受到冲击,产品质量下降。1980年,中国钟厂用《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等黄杨木雕工艺品装饰,钟壳底座增加镂花工艺的840飞机型台钟,获国际博览会优秀展品奖。传统三五牌台钟获国家银质奖。1982年三五牌台钟年产达43.3293万只,创历史最高纪录。后因传统的三五牌台钟款式陈旧,加上消费观念转变,不再是新婚房间必备之物,产品销售由畅转滞,1988年销量降到68000只,仅为上年的1/6。翌年1月,销量降为2500只。1990年只售出51只。至此,传统的三五牌台钟内销全部停止,专做外销业务,是年5月,首批两种新款式14300只台钟出口美国,创汇21.77万美元。 民国27(1938年)年7月,金声工业社成为上海第一家生产闹钟的企业。开始时日产为30~40只,用钻石牌商标,主要销往东南亚等地。

民国28年,昌明钟厂开始生产昌明牌单铃闹钟。民国35~36年远东钟厂和时民钟厂分别生产火车头牌和马蹄牌闹钟。到上海解放前夕,已有4家闹钟制造厂,职工200多人,年产量为30952只。新中国成立后,闹钟成了农村、工厂、军队和家庭广泛使用的计时工具,使闹钟厂生产得到迅速发展,1952年产量达70500只。1952~1953年又新开设亨得利钟厂、亨达利钟厂、大光明钟厂、东方钟厂。1956年原生产台钟的上海钟厂并入远东钟厂生产闹钟。1957年,全行业闹钟产量猛增,首次突破100万只大关,是年产量达到120.42万只。

1958年,大光明钟厂批量生产长三针背铃闹钟,日产850只。是年9月,远东钟厂研制出能奏“茶扑蝶”曲调的长三针音乐闹钟。随后上海钟厂又设计出全国第一只长三针NI型统一机芯闹钟,1960年,生产191.05万只,占当年全市闹钟产量424.60万只的44.99%。NI型统一机芯闹钟走时误差每昼夜正负不超过1分钟,质量达到6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1964年,又设计开发闹时先有7秒轻柔的预闹,其后是13秒的悦耳、清脆正闹的“二重闹”小闹钟,特别适宜于老人、病人使用。富有童趣的鸡身活动体闹钟也由该厂首创,在纸质钟面上印有鸡身,再配以能活动的鸡头,运转的机芯带动鸡头每秒啄食一次,形象逼真,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随后又开发了有双动乒乓、熊猫、米老鼠、杂技、猫头鹰、金鱼等形象的闹钟,形成了活动体产品系列。14年,上海钟厂首创能显示日历的闹钟,1981年又推出能同时显示日历、周历的闹钟,为国内闹钟行业填补了一项空白。1988年该产品获国家银质奖。

此外,比普通闹钟机芯更为精密的8天15钻细马机械闹钟,最早由大光明钟厂于1959年研制成功。1964年倍高钟厂又研制开发出8天15钻日历闹钟,之后又研制出1天15钻旅行闹钟。1965年昌明钟厂创制1天3钻旅行闹钟。19年,上海钟厂研制开发7天走时累计误差4分钟的细马闹钟。

1949~1990年的41年间,上海钟表行业累计生产各类机械闹钟141.67万只,占上海时钟产量的78.85%。 民国19年,上海大华仪表厂从美国进口机芯组装电钟,是国内最早的电钟生产厂。

民国24年,百老汇电机公司(后改名为中国标准电钟厂)生产标准牌电钟,机芯向日本订购,后因八一三战事,工厂停办。民国25年,中国亚浦耳灯泡厂制造电钟,远销南洋、澳洲等地。民国28年7月,金声工业社生产钻石牌电钟,日产20只,多数销往国外。民国34年,复工后的中国标准电钟厂用国产元器件研制成功国内第1台地球牌电钟。1956年,中华科学仪器厂(原中国标准电钟厂)改名为中华电钟厂,是年生产电钟1.6万只,1960年达24万只。1961年,国家压缩集团购买力,电钟滞销,生产急剧下降。后又因国内电网周转不稳,造成走时不准,其时国外石英电子钟兴起,电钟销售又陷入困境。1981年底,交流电钟因内、外贸部门都拒绝订货而停止生产。

1952~1990年的38年间,上海钟表行业累计生产各类电钟193.4839万只。

2.半导体钟

国内晶体管、半导体管钟的研制始于60年代中期。1965年初,中国钟厂研制成功半导体钟,为国内钟表行业填补了一项空白,是年上市3000只。1966年“”开始后,该厂半导体钟生产陷于停顿。

1965年11月,上海第四钟厂研制出晶体管钟。1969年又研制生产单套(不带闹)游丝摆晶体管钟。14年以来,又先后研制生产马蹄牌钟控收音机钟、两波段收音机闹钟、JSN—1型交直流两用收音机日历闹钟以及B——841型便携式收音机闹钟等。

1965~1990年,上海钟表行业累计生产各类半导体、晶体管钟861.50万只。

3.石英电子钟

石英电子闹钟的研制始于70年代末。19年,上海第四钟厂与上海钟表研究所共同研制ZSZ型指针式石英电子闹钟获得成功,日误差为10秒。且还利用其机芯进一步开发出插屏、立式、台式闹钟等40多种花色。

1982年,中国钟厂完成装饰摆石英钟设计,并进一步研制成音乐报时、报刻石英钟。后又研制开发石英旅行闹钟。1983年上海钟厂开发的GD、GC、GB型钻石牌石英钟系列,具有闹、吊、扭摆、音乐报刻、报时多种功能。年2月,上海电钟厂研制成功体现民族特色的唐代仕女座式GD-34同步整体石英摆钟,走时精度为日误差15秒。该厂研制生产的活舵轮指针式石英电子钟,把实用与艺术融于一体,用红木作舵轮,船锚为船用部件,钟面装饰为古代海船用景泰蓝,运用其装饰件航轮拨闹、铁锚止闹,设计新颖别致,获国家专利。1990年又研制成功的多面石英钟,利用圆锥台3个环形钟面与3组时分针能多面指示时间,并有实用与观赏的功能,属国内首创,其造型获国家专利。

80年代先后研制成功投产的还有上海电钟厂生产的12英寸大圆石英挂钟,属国内首创的太阳能石英钟和指针式世界钟,以及上海电钟厂、上海电子钟二厂研制开发填补国内空白的959型大转盘双历石英钟,中国钟厂研制生产的各类石英挂钟,上海钟厂研制的能自动翻年、月、日、星期、时间循环功能的QG9型万年历式指针、数字混合型5类壁钟。

1968~1990年的23年间,上海钟表行业累计生产各类电子钟1368.13万只。 最早由美华利厂生产。民国3年生产7台,到民国12年累计生产24台。

1959年,中国钟厂为人民大会堂北京厅、上海厅精制豪华型落地钟2台。14年12月,又为人民大会堂精制3台,钟面数字用象牙镂刻而成,主要零部件用镀金,机芯用自动上发条,自动音乐报时报刻,日误差在2秒之内。年中国钟厂生产高1.3米、1.8米E型、现代式普及型15天落地钟,式样典雅大方,颇受广东地区消费者钟爱,至1988年累计生产1000台。 1.大型塔钟

国内车站、港口、建筑物上用的大型塔钟生产始于民国7年(1918年),美华利钟厂曾为奉天谘议局、吴淞中国公学、奉天工艺局、上海集成图书公司建造4台40~60英寸大钟。到民国14年,又先后为杭州沪杭甬车站、浙江兴武将军署、上海电话局、北京中国饭店等104个单位制造336台。1959年,倍高钟厂为新建的北京火车站制造大型塔钟,1968年9月又由中国钟厂制造的大型塔钟更替,新塔钟具有自动控制照明和报刻、定时播放音乐的功能。14年12月,中国钟厂正式形成TA型大型塔钟产品系列,钟面直径为2~6米,塔钟由母钟带动,日误差小于1秒,钟声发音可听范围达5平方公里,塔钟结构具有抗12级以上强台风和耐零下30度严寒等特点。15年,中国钟厂还为坦桑尼亚铁路车站研制成功六回路子母钟安装在坦赞铁路沿线各车站。18年10月,该厂根据总理生前指示,为北京电报大楼设计制成大型塔钟,更替原来进口的塔钟。1985年,上海钟厂首创GA型塔钟,具有定时、开启、照明、断电、自动跟踪时间、音乐报刻、钟声报时等功能。1987年,该厂为上海新火车站建造塔钟。1988年又为上海首届举行的“世界电视节”设计制造专用塔钟,能定时播放“电视节”会歌。

2.子母钟

50年代初,倍高钟厂设计制造电磁储能式母钟和单脉冲控制子钟。1968年10月,市场对子母钟需求迫切,倍高钟厂子母钟生产转交由中国钟厂承担。1964年初,中国钟厂为北京地铁车站设计的子母钟投入试用。11年,该厂与上海无线电十四厂合作,研制成走时为日误差小于2秒的SM—1型石英子母钟,安装在国内第一艘万吨级客货轮“长征”号上。此后,又制造一批先后安装在“风光”、“风云”、“长山”、“长锦”、“长绣”号客轮上。1982年底,上海电钟厂研制6台SM—10型石英母钟,安装在上海船厂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建造的4艘货轮上,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测试,60天走时误差仅为1.5秒。

3.定时开关钟

1956年12月,中国钟厂阮顺发创制航道自动开关钟505台,全部安装在长江航线上,从而改变了航道灯塔靠人工燃熄的落后操作。后来,定时开关钟又替代了人工开关路灯。1956年,中华电钟厂设计制造交流积时钟,用计度表来反映设备运行的小时数,机器设备得以可靠保养。为适应水利电力部门进行分时计费电度表和电力测定器的配套需要,1981~1988年,上海电钟厂累计生产各种定时开关钟47.68万只。1987年5月,上海钟表研究所自行设计制造CXZ-2A、CXZ—2B型可编程序时间控制器,用先进的微处理技术,硬件数量少,成本低,具有报时报刻的功能。钻石牌DXT2型5分钟脱水定时器,1981年由上海钟厂研制,投产后用于上海洗衣机总厂(水仙牌)、上海三灵电器厂的电动洗衣机配套,替代从日本进口的定时器。1982年又开发15分钟洗涤定时器。年3月,上海手表七厂为华生电扇厂配套研制成从1分钟到180分钟金菱牌系列定时器。

4.天文钟

1957年,中国钟厂与上海天文台合作,研制成2台高精度天文钟、锡达钟,在真空、恒温、避震的条件下,走时精度达到0.001秒/日,为徐家汇天文台提供精确的报时讯号,填补了国内的空白。1965年10月,上海表带一厂与上海手表厂联合研制出3台石英航海天文钟。13年,上海电钟厂为上海天文台研制生产氢原子钟,即“903”工程(其时间误差为30年±1秒)的配套项目——时号控制器42台。同时又为军工、科研系统提供536台。

5.航空时钟

上海手表厂1960年3月进行“301”航空时钟的研制。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爆炸,“301”航空时钟准确地指示了爆炸时间。1967年7月,该厂为我国飞机制造工业配套研制“307”计时器250O套。至1982年的32年间,上海手表厂先后生产“105”快艇时钟、钟表式向爆引信和机械保险装置、“317”计时器、“017”脉冲数字器等,为国防工业建设作出了贡献。

此外,上海钟表行业还先后研制生产特殊用钟:汽车钟、多功能体育用钟、国防科研用钟、地震测量钟、电台报时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