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米汽车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测评

文章内容

菲亚特汽车全球销量_菲亚特汽车全球销量2023

ysladmin 2024-06-20
菲亚特汽车全球销量_菲亚特汽车全球销量2023       好的,现在我来为大家谈一谈菲亚特汽车全球销量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解答大家的疑惑。关于菲亚特汽车全球销量的话题,我们开始说说吧。1.�����
菲亚特汽车全球销量_菲亚特汽车全球销量2023

       好的,现在我来为大家谈一谈菲亚特汽车全球销量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解答大家的疑惑。关于菲亚特汽车全球销量的话题,我们开始说说吧。

1.����������ȫ������

2.公认最好的汽车变速箱品牌

3.2019年新能源汽车及其产业链深度分析

4.PSA全球营收2019年再创新高,但在中国市场巨亏54亿

5.广汽菲克将申请破产,它的发展历程中有哪些“高光”时刻?

菲亚特汽车全球销量_菲亚特汽车全球销量2023

����������ȫ������

       这两年,中国汽车销量直线下滑。2018年,销量2808万辆,同比降2.8%;2019年,销量2576万辆,同比降8.2%。本来,业界都预测2020年将止跌启稳,又爆发了疫情“黑天鹅”,1-2月销量仅223.8万辆,同比大跌了42%。

       好在,中国政府抗疫成效显著,国内工厂逐渐复工,被疫情压抑的汽车消费开始释放,汽车消费开始恢复。但是,由于目前国外疫情越发严重,导致国外的汽车生产和消费陷入危机,反而是最早爆发疫情的中国成了最佳的市场。

       目前来看,世界疫情不可能短期结束,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自然成了各大汽车企业争夺的重点。相信,今年各大巨头将在中国投放更多的资源,本来就已经很激烈的淘汰赛将进一步升级,中国汽车产业局或将重塑。

       ▍降薪、裁员与停工

       汽车销量的大幅下滑,对很多企业都造成巨大的冲击,于是降薪或变相降薪就成了必然选择。目前,国内多数汽车企业早就开始行动了,比如上汽集团旗下所有企业,不管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都有不同程度的降薪。要知道上汽集团业绩在国内还是不错的,如果是经营情况不好的,比如那些刚起步的造车新势力,难度更可想而知。

       其实,就算没有疫情,这两年汽车业也不景气。不只中国,美德印日等主要汽车市场都增长乏力,早在2019年,国外汽车业的裁员潮就开始了。公开资料显示,通用裁了1.4万,奔驰裁了1万,福特裁了7千,还有本田、日产、特斯拉、捷豹路虎等都裁了3-5千人。相对比,国内在受疫情冲击之后主流车企才开始降薪,并没有大范围裁员,已经算不错了。

       另外,国外车企目前仍多数在停工状态,据统计,截至3月底,欧、美、日、韩等整车制造业集中地合计有超过100家汽车工厂处于停产状态。以本田为例,包括北美7个基地在内的整车工厂中,至少有18座工厂停工,占到世界整体的约一半。需求端受重伤,而生产端短期也无法启动,整个行业相当于被按下暂停键,结果可想而知。

       ▍中国市场的潜力

       就目前来看,中国市场被寄予厚望,首先在疫情最严重的2月,通过线上购车等手段,也维持了一定的销量,而3月恢复正常可以解燃眉之急,保证企业能活下去。另外,汽车产业链长,属于资金、技术和劳动力三个纬度密集型的行业,在任何国家都是支柱,所以欧美日韩都在努力救市,中国自然也不例外。

       其实,这两年国家一直在“救市”,但基本都是政府引导性的,并没有采取以前特别有效的“购置税减半”这种强刺激,而是以汽车下乡、皮卡进城试点、取消二手车限迁、鼓励二手车出口等方面进行支持,但效果并不明显。而现在,国家层面依然没有出台强刺激政策,目前已经公布的最硬核的政策可能就是“新能源车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两年”了,而大家最希望的对燃油车减税、大城市取消限购等都没有动静。

       当然,地方政府层面的救市更生猛一些,基本上都是直接切中要害。目前,广东的佛山、广州、珠海,湖南的湘潭、株洲、长沙,浙江的杭州、宁波,江西省南昌,吉林省长春等都出台了力度很大的救市政策。比如:广州增加了10万个指标,杭州增加了2万个指标,还有就是直接现金补贴,金额几千元不等,比如长春个人买车最高补3000元,集体采购每车最高补6000元。

       相信,地方政府这种强刺激政策,对汽车消费会有很大的支撑作用,虽然全国性的减税力度更大,但是考虑到政策需要弹性,所以暂时不会放王炸,不用预期太高。相对来说,最大的利好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现有补贴政策两年不变,对企业和消费者信心都是重大支撑。2019年下半年新能源车销量大幅下滑,就是因为6月26日补贴新政大幅减少造成的。

       ▍谁是最后的赢家

       在世界汽车市场的格局中,美国的汽车销量这几年一直是1700万辆左右,表现比较稳。中国从巅峰期的2800多万辆跌到了2500-2600万辆之间,但就算是今年有较大幅度的下滑,仍然远超美国正常情况下的水平,况且中国汽车消费比较多元化,并没有形成绝对垄断的局面。

       当然,中国汽车市场也已经形成头部效应,什么车都能卖出去的时代在逐渐远去,目前消费者对各大品牌的友好只是相对于国外。众所周知,大众在中国优势明显,2019年,大众全球销量1097万,再次力压丰田夺冠。中国市场达到423.36万辆,占比高达4成左右,南北大众双双破200万辆。中国对大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在中国投入的资源也更多。

       2020年,大众的新能源在中国将发力,一方面是新能源领域ID系列全面落地,另一方面是燃油车的新能源版本,比如高尔夫GTE、探岳GTE,以及主力车型的差混版本。而在燃油车方面,今年一汽大众将推出高尔夫8,上汽大众将推出高端MPV车型Viloran,此外还有大众CC猎装版、轿跑SUV探岳Coupe、中大型SUV车型SMV?Concept等细分车型。新产品阵容庞大,无疑进一步夯实优势。

       大众最大的挑战来自日系车,丰田、本田、日产三家围着大众打。2019年,日系车在中国的表现让人震惊,其中,丰田销量为162万辆,本田销量为155万辆,日产销量为154万辆,总销量已经超过大众。

       今年,日系车同样大力推新车。丰田方面,广汽丰田将推出威兰达、C-HR?EV、改款汉兰达,一汽丰田有新款卡罗拉、奕泽EV、新款威驰、RAV4荣放PHEV,雷克萨斯则有LM和UX300e。本田方面,广汽本田新车有第四代飞度、新凌派锐?混动、中期改款冠道,东风本田有思域两厢、改款CR-V插混、改款UR-V和享域混动。日产方面,则有新逍客、新奇骏、新聆风以及新阳光四款车型。尤其是丰田,在新能源方面与比亚迪合作,前景非常可观。

       随着头部的德系和日系发力,中国汽车市场不可能再和风细雨,大众和日系三强捉对厮杀的同时,这两年正走下坡路的美系、韩系和法系压力更大,菲亚特和铃木的故事随时可能重演。自主品牌更面临生死考验,目前市场份额早就跌破了40%红线,如果像业内普遍预计的那样最后只剩下三五家,将意味着多数品牌会消失,大量企业倒闭。所以,对于中国汽车界,这次疫情必将重塑产业格局,谁将是最后的赢家?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公认最好的汽车变速箱品牌

       是

       菲亚特汽车停产了,菲亚特汽车在2018年就已经宣布退出中国市场,这是继2007年后的第二次停产。早在2007年,菲亚特汽车公司与南汽集团正式终止合作关系,这也是是菲亚特汽车公司在中国第一次以退市告终。2010年菲亚特汽车公司和广汽集团合作,重新进入中国市场,虽然菲亚特汽车公司带着失败的经验卷重来,但因产品布局、营销宣传等方面做得不够充分,始终没能跟上中国市场的脚步,最终在2018年正式撤出中国市场。然而,如今的菲亚特的品质实在让人保持怀疑。随着菲亚特销量也价格的不断下滑,其投诉量却是如愿以偿的不断上升。根据中国汽车消费网数据显示,菲亚特菲翔在过去的2016年车主投诉方面排名第一,投诉销量比约为:101.08/10000。到了2017年上半年投诉率排名依然是冠军,投诉销量比扩大到247.52/10000。如果菲亚特还在的话,相信今年的卫冕冠军同样没有车企愿意和菲亚特去竞争。作为广汽菲亚特的主力车型,各种异响,发动机烧机油、变速箱顿挫、无法换挡等核心问题无法解决,时刻困扰着广大车主。

       菲亚特是意大利的汽车品牌,是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菲亚特在1899年成立,品牌的总部设立在意大利工业中心,皮埃蒙特大区的首府都灵。菲亚特是一个拥有百年历史的经典汽车品牌,它也被称为完美汽车的缔造者。目前菲亚特在中国市场和广汽集团合资,菲亚特也正式进入了中国市场。目前菲亚特集团在中国已经没有工厂了,在2008年6月份,菲亚特集团宣布正式退出中国市场,在1999年的时候,菲亚特在南京成立了南京菲亚特,在2010年又和广汽成立了广汽菲亚特。菲亚特生产的车型,涵盖了城市轿车、小型轿车、紧凑型轿车、中型轿车、运动型多功能车、多功能货车和箱式车等,截止到2022年12月10日,还是有覆盖件进行生产的,并没有停产,未停产车型只有菲翔和致悦两款。

2019年新能源汽车及其产业链深度分析

       公认最好的汽车变速箱品牌有哪些

公认的变速箱品牌

       汽车三大件发动机、底盘、变速箱这是一款汽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些人可能了解发动机、底盘是什么,但是对于变速箱是什么就有一些模糊了。

       其实好的变速箱显得格外重要,发动机即使效率再好,但是变速箱输出不给力那也是白扯,变速箱不但影响到驾驶乐趣,舒适性和燃油经济性也必将得不到保障。在购车时,了解搭载的变速箱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功课,下面就为大家盘点一下这几个公认的变速箱品牌。

采埃孚

       采埃孚股份公司总部在德国,全球500强,是全球汽车行业的合作伙伴和零配件供应商,专业提供传输、转向、底盘系统等汽车零配件。采埃孚变速箱在中国生产基地已超过20个,并在上海设有研发中心,与中国众多汽车厂商都有合作。其生产的变速箱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质量上够非常的成熟。

       宝马的操控性绝对公认的非常不错的,尤其是在3系和5系上面,搭载的采埃孚8AT变速箱,换挡逻辑以及降档提速都是采埃孚8AT的拿手好戏,这款变速箱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实用性非常强,这也取决于它的性能是非常优秀出色的。

       特别是在一些高端的汽车品牌中,很多都是使用采埃孚8at的变速箱,这对汽车本身的品牌也是一种很好的保障,搭载采埃孚变速箱的汽车品牌还有路虎和JEEP。可见采埃孚变速箱的实力。

爱信

       爱信是一家专门生产自动变速箱的企业,成立于1969年。其产品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变速的平顺性和准确性特别高,油耗低,在价格上也有很大的优势,所以爱信的市场认可度特别高,每年出货量非常大,丰田、马自达、菲亚特和大众的一些车都是采用爱信的变速箱。

       其中丰田和爱信达成了深度合作,丰田拥有爱信精机超过22.2%的股份,丰田旗下的车型也全部采用了爱信生产变速箱。丰田虽然销量赶不上大众,但是利润却超越了大众,也离不开爱信变速箱的功劳。

       同时爱信变速箱最为出名的就是手自一体变速箱,国内目前很多自主品牌汽车也在使用爱信的变速箱。

捷特科

       日本捷特科是全球三大变速箱供应商之一,成立与1943年,由之前的三菱变速箱部门、日产变速箱部门以及由福自达等企业合资的Jatco合并组成,业务遍布全球。

       它的名号没有爱信那么响,但很多主流汽车厂商都在使用它提供的变速箱,如日产、马自达、福特、三菱、现代、起亚等等,JATCO在CVT领域的成就尤为耀眼。

       它是由三菱和日产以及福特三家公司共同成立的变速箱公司,主要的特点就是动力传输好,经济而且省油,是目前在CVT领域最为出名的变速箱品牌。

PSA全球营收2019年再创新高,但在中国市场巨亏54亿

       

        1.1、新能源 汽车 :新品周期来临,消费层次升级

        2018年 汽车 市场低迷,消费需求萎缩,市场景气度下滑。2018 年 1-11 月 汽车 销量2542万辆,同比下滑 1.7%。其中,乘用车销量 2148 万辆,同 比下滑 2.77%。在整体市场消费意愿不强的环境下,新能源 汽车 成为 汽车 行 业为数不多的亮点。18 年 1-11 月国内新能源 汽车 累计销量为103.0万辆, 与 2017 年同期的 60.9 万辆相比,增长了68.0%,其中新能源商用车销量 14.4 万辆,同比增长7.8%;乘用车销量88.6万辆,同比增长 84.8%。

        1.1.1、新品周期来临,产品品质提升

        截至 2018 年11月,22 家乘用车厂商先后于 2018 年内推出了49款改 款换代车型,45 款全新车型。其中纯电动车型共 72 款,插电混合动力车型 共 22 款。45 款全新车型在 18 年的销量为 18.7 万辆,占总销量的 21.1%。2018年 1-11 月,累计销量前十的插电混合动力车型中有 9 款是改款或是全 新车型;累计销量前十的纯电动车型中有 7 款车是改款或是全新车型。

        补贴政策推动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提高的作用立竿见影。2018 年 6 月新补贴政策正式实行后,续驶里程超过300公里的车型的销量占比大幅提 升,从 2017 年的 24%,提升至 18 年 1-11 月的 50.6%。18 年 6 月实施新 补贴政策后,续驶里程超过 300 公里的车型的销量占比达到了 62.1%。

        2018年,各大厂商对车型进行了换代或改款,提高车型的续驶里程。 表 1 列出了主要的改款换代车型。这批车型的续驶里程中位数从 200km 提 升至 301km,2017 年续驶里程超过 300 公里的车型数为6个,2018 年增加 至 15 个。

        企业提升车型的续驶里程一方面是受补贴政策的推动,但长期看是企业 为满足消费需求、提升产品力所作的主动应对措施。我们整理了2018年不 同续驶里程车型的补贴前价格分布。续驶里程 300-400 公里范围的车型价格 中位数与续驶里程 250-300 公里的相近。同时更宽的价格带反应出企业重点 布局的车型都在向续驶里程 300 公里以上的车型集中。高续驶里程车型相对 低续驶里程车型具有了较高的性价比。

        1.1.2、消费层次提升

        2018年 1-11 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 88.6 万辆,同比增长84.8%。其 中,轿车累计销售 58.5 万辆,同比增长62.5%;SUV 累计销售26.2万辆, 同比增长 227.6%;MPV 累计销售3.9万辆,同比增长 37.5%。

        因为 2017 年基数较低,SUV2018 年销量同比增长迅速,市场份额大幅 提升,从 2017 年全年的 16.6%提升至 2018 年 1-11 月的 29.5%。SUV 的放 量主要得益于17后半年,厂商密集推出了 26 款全新 SUV 车型。全新推出 的 SUV在 18 年 1-11 月的累计销量达到了9.1万辆,占 SUV 销量的 35%, 超过 2017 年同期 SUV 总销量。

        2018年之前,新能源乘用车以微型车居多。2017 年微型车市场份额达 到 57.2%,2018 年补贴新政实施以后,18 年6-11月微型车市场份额下降到 31.8%。取而代之的是小型车份额从 17 年的 4.6%增加至 13.3%,紧凑型车 份额从 17 年的33.3%提升至 42.1%。

        2018年 6 月施行新补贴政策后,高价位车型的销量占比增长明显。1 月 份,补贴前售价 10 万元以上车型占比49.4%。在 6 月份,占比提升至62.1%。 在 10 月份,高价位车销量占比有所回落,但平均售价仍然保持高于上半年 的水平。整体看,18年消费者购车意愿逐渐向高价位车型倾斜。这与高级别 车型(紧凑型、中型、中大型)销量占比提升相互印证。

        从供给侧分析,2018 年后厂商投放的新车型、换代改款车型官方指导价整体高于过去的水平。这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平均价格提高至 23 万左右; 另一方面部分产品逐步探入高端消费市场。以荣威 Marvel X、蔚来 ES8、比 亚迪唐为代表的新车型价格已经触及30万元以上。

        1.2、动力电池:强者恒强,三元电池已成主流

        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院的数据,2017 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 36.2Gwh,同比增长 29.4%;2018 年 1-11 月,动力电池装机量 43.6Gwh, 同比增长 77.0%。总体来看,2018 年以来,乘用车动力电池装机量占比同 比 2017 年提升 24.3pcts,客车动力电池装机量占比同比下降 10.7pcts,专 用车动力电池装机量占比同比下降13.6pcts;三元电池装机量占比同比 2017 年提升 12.2pcts,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占比同比下降 13.4pcts。

        分车型来看:

        按照电池技术路线来看:

        按照电池形状来看,2018 年 1-11 月,国内方形动力电池装机量为32.48Gwh,占比 75%;软包动力电池装机量为 5.78Gwh,占比 13%;圆柱 动力电池装机量为 5.37Ghw,占比 12%。

        2017 年,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三的企业为宁德时代、比亚迪、 沃特玛,装机量分别为10.58/5.66/2.41Gwh,市占率分别为 29.2%/15.6%/6.7%。2018 年 1-11 月,动力电池装机量排名前三的企业分 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装机量分别为 17.9/9.6/2.3Gwh,市占 率分别为 41.1%/22.0%/5.3%。总体来看,第一梯队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市 场份额相对领先,且龙头份额不断提升。

        2.1、补贴退坡难压消费需求

        从 2009 年开始实行的补贴政策是国内新能源 汽车 产业起步发展的主要 助推力。经过近 10 年的演变,补贴政策也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2009 年—2012 年):试点推广(公共服务领域25 个试点 城市 + 私人购买 6 个试点城市),私有购买和公共服务分开补贴,补贴金 额高,技术条件要求低,首次提出减免车船税;

        第二阶段(2013 年—2016 年):补贴范围扩大至全国,提出补贴退坡 机制,油电混合动力 汽车 不再享有补贴优惠,提出免征购置税,车辆根据性能高低分段补贴。2016 年建立了新的补贴车型目录,政策要求破除地方保 护,严查骗补行为;

        第三阶段(2017 年—现在):技术条件要求更高、更细,车辆安装监 控设备,非个人用户需满足规定行驶里程方可获得补贴。2017 年起地方补 贴不超过国补的一半。

        2.2、双积分接力,助力增长

        2017 年 9 月 27 日,工信部、财政部、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公 布《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 汽车 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双积分 政策正式落地。双积分政策是一种改善乘用车供给侧结构的惩罚性措施,目 的在于倒逼乘用车企业降低车辆能耗水平,增加新能源 汽车 供给。

        根据双积分计算规则,企业提高新能源 汽车 产量在总产量的占比,不但 有利于增加企业新能源 汽车 积分(NEV 积分),也能够降低企业平均燃料消 耗量,增加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CAFC 积分)。其中,增加纯电动车 型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效应更高。

        根据工信部的数据,2017 年度中国境内 130 家乘用车企业共生产/进口 乘用车 2469.29 万辆(含新能源乘用车,不含出口乘用车,下同),行业平 均整车整备质量为 1438 公斤,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为 6.05 升/100 公里, 燃料消耗量正积分为 1238.14 万分,燃料消耗量负积分为 168.90 万分,新 能源 汽车 正积分为 179.32 万分。整体上看,2017 年不论是 CAFC 积分还是 NEV 积分都有充足的余量。但是,考虑到 19 年、20 年双积分规则收紧,届 时新能源乘用车产量仍然有不小的缺口。

        下面我们将基于 2017 年的积分数据(2018 年积分数据还未公布)对2019 年和 2020 年的 CAFC 积分和 NEV 积分进行预测,并以此估算未来两 年的新能源 汽车 缺口。

        2019 年新能源 汽车 缺口预测

        在 2017 年工信部公布的双积分核算数据基础上,我们分别设置两种情 景假设预测2019 年的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进口量。通过计算使得 NEV 积分为 正,并且 NEV 有足够的正积分来冲抵 CAFC 负积分,从而求出新能源乘用 车生产进口量。

        结果显示,在乐观预测油耗降低、纯电车型续驶里程提升显著的情景下(情景假设 1),2019 年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进口量需要达到 122 万辆。在 悲观情景下(情景假设2),则需要约 155 万辆的新能源乘用车来满足双积 分要求。

        2020 年新能源 汽车 缺口预测

        同样的方式,在乐观预测下,2020 年需求的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进口量为 226 万辆。对应 2017 年-2020 年复合增速为 57.3%,乘用车市场渗透率 9%; 在悲观预测下,则需要约 268 万量的新能源乘用车来满足双积分要求。对应 2017 年-2020 年复合增速为 66.4%,乘用车市场渗透率 10.5%。

        双积分接棒补贴,政策风格由奖励式鼓励切换为惩罚式要求,迫使包括 合资在内的更多企业加大对新能源 汽车 产品的投入。双积分政策的实施优化 产业供给侧结构,引导和带动市场消费节能和新能源 汽车 ,推动 汽车 产业向 节能减排的方向快速发展。

        2.3、新能源 汽车 需求旺盛,消费结构优化

        根据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17 年中国六城市新能源 汽车 消费者调查报告》,首先对六个城市进行分类,北京和上海对新能源 汽车 给予号牌优惠+不限行政策+补贴政策,成都和武汉给予不限行政策+补贴政策,石家庄和临沂仅有补贴政策。调查结论显示:

        (1) 新能源 汽车 的主要用途是上下班代步和接送家人/孩子;

        (2) 在北京和上海(号牌优惠+不限行政策+补贴政策),新能源汽 车主要作为家庭首辆车;在其他四个城市,新能源 汽车 主要作为 家庭第二辆车使用;

        (3) 在北京和上海(号牌优惠+不限行政策+补贴政策),号牌优惠 政策是激励购车的决定性因素,如果取消号牌优惠政策,将有75%的车主放弃购买新能源 汽车 ;

        (4) 在成都和武汉(不限行政策+补贴政策),补贴政策是激励购车 的决定性因素。

        总体来看,新能源 汽车 号牌优惠政策是决定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的主要因 素,之后依次是补贴政策和限行政策。2018 年,消费者对新能源乘用车的 接受程度在提升,愿意购买性能和品质更优的车型。相比于过去,补贴因素 对销量的影响在减弱。厂商能够提供、消费者愿意购买的良性局面正在形成。

        企业高品质产品投放加速、消费者购买意愿提升——形成这些市场特点 的背后,是政策主导逐步向市场主导转变的体现。这种转变符合产业发展方 向,在未来 2-3 年内必然会更加有效地促进整个行业的升级。因此,我们认 为 2019 年新能源 汽车 市场将会依然能够保持较高增速,同时消费结构进一 步优化。

        展望 2019 年新能源 汽车 市场,在补贴政策和双积分政策的推动下,新 能源乘用车供给侧结构进一步优化,高品质车型引领市场。新能源 汽车 消费 需求依然保持旺盛,考虑整体经济环境的负面影响,预计 2019 年新能源乘 用车销量约 140 万辆(同比+35%),续驶里程超过 300 公里车型占比达到 80%,纯电动车型占比 25%。商用车市场受 19 年补贴退坡影响,销量依旧 增长乏力,预计 2019 年销量为 20 万辆。

        3.1、锂电产业链盈利能力承压

        我们对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样本股的跟踪显示,绝大部分环节收入增速出 现回落,钴系正极材料收入增速由 2017 年报的 94%下降至 2018 年中报的 41%;磷酸铁锂收入增速由 17.1%下降至 10.7%;隔膜收入增速由 29.7%下 降至 1.2%;电解液收入增速由 8.4%下降至 6.9%;负极材料收入增速由 28% 上升至 33%;动力电池收入增速由 44%下降至 32%。

        毛利率变化方面,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各环节仍然处于下跌趋势中,钴系 正极材料毛利率在 2017 年+2.4pcts,而 2018 年中报-6pcts;磷酸铁锂正极 材料毛利率为-6.5pcts/-6.1pcts;负极材料毛利率为-1.3pcts/-5.9pcts;隔膜 毛利率为-3.5pcts/-14.3pcts;电解液毛利率为-6.8pcts/-11.8pcts;动力电池 毛利率为-1.8pcts/-4.6pcts。

        3.2、锂电材料:静待调整,龙头优势显现

        根据化学与物理电源协会等统计的数据,2018 年以来,三元正极材料(523)价格由 21-22 万元/吨下跌至 16-17 万元/吨,跌幅约 20%;磷酸铁 锂正极材料价格由 8.5 万元/吨下跌至 6 万元/吨,跌幅接近 30%;中端湿法 隔膜价格由 4.5 元/平方米下跌至约 2 元/平方米,跌幅为 57%;电解液价格 由 4.5-5 万元/吨下跌至 4 万元/吨,跌幅约 18%;中端负极材料价格由 5-6 万元/吨下跌至 4.5-5.8 万元/吨,跌幅约 6%。

        3.3、动力电池:CATL 优势扩大,盈利稳定

        动力电池是电动车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补贴退坡影响下,动力电池价 格将在中长期处于下降通道。以宁德时代为例,2017 年动力电池系统价格 为 1.41 元/Wh,同比下降 31.6%,2014-2017 年年均复合降幅为 21.3%。过 去几年,在技术进步及规模效应等因素的影响下,动力电池的成本也在持续 下降。电池价格的影响因素来自多个方面,包括供求关系变化、规模效应、 材料成本优化等。

        补贴退坡背景下,目前动力电池环节正处于行业产能出清的阶段,龙头效应正在显现。根据 GGII 发布的数据,国内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度总体呈现 集中趋势。2017 年,宁德时代/比亚迪装机量市场份额分别为 29%/16%,2018 年两家公司的市场份额分别增长至 41%/22%,CR2 由 45%提升至 63%;第 二梯队中,市场份额变化明显,孚能 科技 等企业增长强劲,CR5 由 2017 年 的 62%提升至 76%。总体来看,动力电池市场份额继续向头部厂商集中。

        综上所述,(1)动力电池环节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市占率合计已超过 60%,比亚迪电池仍然以自供为主,宁德时代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继续增强。(2)锂电材料价格不断下行,动力电池成本端逐渐改善。因此,在补贴退 出之前,宁德时代的盈利能力总体依然强劲。

        4.1、竞争升级,全球化竞争暗流涌动

        近年来,国内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经历了从全面产能扩张到竞争升温、集 中度提升的过程,在政策保护下,国内、国外的发展相对独立。预计补贴政 策退出后,2021 年起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将迎来全球化竞争的新阶段。

        2018 年以来,全球主流车企的电动化进程明显加快。作为新兴造车势 力的代表,特斯拉 Model 3 在 2018Q3 的周平均产量达到 4,437 辆,其中最 后一周产量超过 5,300 辆,其生产系统在 2018Q3 已达到稳定状态。该季度 特斯拉实现净利润2.55 亿美元,结束了长达 7 个季度的亏损,Model 3 也成 为美国乘用车销售收入最高的车型,从销量排名来看,单季度销量排在全美 第五名。传统车企方面,宝马、戴姆勒、大众等也在加快推进其电动车战略。

        2017 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 121.3 万辆,同比增长 59.9%,其中国 内新能源 汽车 乘用车销量为 57.62 万辆,占全球比重由 2015 年的 42.2%提 升至 2017 年的 47.5%。中国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新能源 汽车 市场。随着补 贴政策的退出,中国将成为全球化竞争的主战场。

        4.2、动力电池:直接竞争时代来临,欧洲、中国是主战场

        从全球范围来看,主流动力电池厂商主要集中在东亚地区,包括宁德时代、松下、LG 化学和三星 SDI 等。过去几年,由于新能源 汽车 补贴政策的 存在,国内外动力电池企业之间几乎没有直接竞争,但在补贴政策退出的预期下,海外动力电池厂商正在推进其中国产能的落地;同时,宁德时代等国 内电池企业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国内外动力电池企业之间的直接竞争正 在升温。

        我们通过以下几个角度对这四家电池厂进行比较研究。

        出货量: 2015/2016/2017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出货量分别为 2.2/6.8/11.8Gwh,2016/2017 年同比增长 210.5%/74.1%;松下动力电池出 货量分别为 4.6/7.2/10Gwh,分别同比增长 70.4%/56.5%/38.9%;LG 化学 动力电池出货量分别为 1.4/1.8/4.9Gwh,2016/2017 年同比增长 49.2%/149.0%;三星 SDI 动力电池出货量分别为 1.1/1.3/2.4Gwh, 2016/2017 年同比增长 18.2%/84.6%。从全球出货量排名来看,2015 年、 2016 年松下均为全球第一,但 2017 年被宁德时代超越。

        配套车企: 宁德时代已覆盖国内乘用车、客车、专用车领域的主流客户。 在深厚的技术、工艺经验支撑下,公司已经在国内动力电池领域获得先发优 势,海外车企也已覆盖大众、戴姆勒、宝马等;松下动力电池的核心客户为 特斯拉,其他客户还包括大众、通用等。根据公司公告,2017 年,松下动 力电池已供货车型/已收到订单车型/待合作车型分别为 58 款/16 款/74 款, 2015-2017 年已供货车型逐年增长,分别为 45/50/58 款。其中,截至 2018 年 3 月 31 日,配套客户中日本/欧洲/美国的整车企业分别为 6/4/2 家;LG 化学核心客户为通用、雷诺、现代起亚、沃尔沃、CT&T 等,主要配套车型 有雪佛兰 Bolt、Volt、雷诺 Zoe;三星 SDI 核心客户包括大众、克莱斯勒、 马恒达、Lucid Motors 等。主要配套车型有宝马的 Megacity、i3(EV)、i8 (PHEV)以及 X5、330e 等,还有菲亚特(Fiat500EV)、保时捷(Cayenne S)、奥迪(e-tron)、奔驰(S-Class)等顶尖车企的重要车型。

        产能规划及工厂布局: 四家动力电池厂商 2020 年的规划产能均超过 50Gwh。从具体的工厂布局来看,宁德时代产能主要集中在中国,海外工厂(德国)正在加速建设;松下产能主要分布在美国和日本,也在积极推进中 国工厂的扩产;LG 化学和三星 SDI 在欧洲、中国、韩国和美国均有布局, 中国工厂的扩产加速推进。

        技术布局: 宁德时代技术路线以方形电池为主,软包电池布局正在加速 推进,正极材料体系为 NCM;松下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主要是圆柱型,正极 材料体系为 NCA;LG 化学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以软包为主,正极材料体系为 NCM;三星 SDI 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以方形电池为主,正极材料体系为 NCM。

        总体来看,中日韩三国的动力电池厂商已经完成对本土整车企业的布 局;在北美市场,松下和特斯拉充分绑定,通用也是 LG 化学的核心客户; 欧洲传统整车企业较多,是未来的主战场之一,韩国动力电池企业(LG 化 学、三星 SDI 及 SKI)布局领先,中国动力电池企业(CATL、孚能 科技 等) 正在凭借成本优势及服务优势加速切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车市场,在 中高端车型的竞争会日趋激烈,主要看点在于电池企业对合资品牌份额的争 夺,国内二线动力电池企业竞争压力剧增。

        4.3、锂电材料:有望受益于全球化竞争

        我们认为,国内锂电材料环节有望受益于全球化竞争。首先,我国已经 拥有全球最完善的新能源 汽车 产业链,而且大部分企业与海外竞争对手的差 距迅速缩小,个别企业已经具备和海外龙头竞争的实力;其次,日韩电池厂 商的动力电池业务盈利压力较大,引入高性价比的材料供应商是必然选择; 最后,对于日韩电池厂在中国境内的产能,国内供应商在服务、响应速度等 方面拥有天然优势。

        我们对宁德时代和三家海外电池厂的财务数据进行比较,2017 年 CATL 的净利率为 21%,而松下的圆柱动力电池尚未实现盈利,LG 和三星 SDI 也 有较大的盈利压力。

        在 3C 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国内锂电材料龙头企业已经和海外电池厂 建立了稳定的供应关系。海外动力电池企业正在加速测试中国供应商的产 品,预计 2019 年起测试结果会逐步落地。尽管锂电材料企业仍然处于毛利 率下滑的阶段,但海外电池厂的国产化有望推动其出货量快速增加。

广汽菲克将申请破产,它的发展历程中有哪些“高光”时刻?

       2月26日,标致雪铁龙集团(以下简称:PSA)发布的2019年度财务业绩报告显示,2019年,PSA实现营收747.31亿欧元,同比增长1%;营业利润为46.68亿欧元,同比增长6.1%;调整后经营利润为63.24亿欧元,同比增长11.2%。

       去年,面对全球车市增速放缓,PSA汽车销量下降10%,至349万辆。尽管汽车销售下滑,但PSA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32.01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44.45亿元),与2018年相比增长13.2%,再创新高。

       与此同时,该公司将2019年业绩派息提高至每股1.23欧元,较2018年增长58%。

       法国私人银行Oddo?BHF的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称,这家法国汽车制造商表现“非常稳健”,并称该业绩证实了PSA集团仍处于世界级汽车企业的“一流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PSA将2019-2021年的平均汽车调整运营利润率目标定在4.5%以上,但去年PSA集团通过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其营运利润率创下8.5%的纪录。

       “4.5%营运利润率目标是集团制定的’下限’,是非常保守的预估。”?PSA全球首席财务官菲利普·德罗维拉(Philippe?de?Rovira)在本周三与记者的电话会议上表示,集团内部目标是持续提高业绩,所以不要被这个指标误导。

       自2014年挂帅PSA以来,该集团首席执行官唐唯实(Carlos?Tavares)一直专注于削减管理费用和扩大规模,实现了公司的扭亏为盈。

       而在此过程中,PSA也积极寻求与其他车企集团兼并重组的机遇。2017年3月6日,PSA以22亿欧元的价格收购通用欧洲业务,其中13亿用作收购欧宝和沃克斯豪尔品牌,另外9亿用以收购通用在欧洲的金融业务。

       为了快速实现盈利,上个月,PSA公布了欧宝的裁员计划。PSA表示,欧宝/沃克斯豪尔去年的营业利润率为6.5%,营业利润也从2018年的8.59亿欧元增至11亿欧元。

       去年12月,PSA再次与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FCA)达成协议,将缔造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以更好地应对市场挑战和分摊新兴技术研发成本。

       尽管PSA全球业绩表现和扩张步伐在去年疲软的车市行情中相当亮眼,但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的表现却不尽人意。

       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PSA在中国市场遭受总计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3.45亿元)的亏损和减记。

       作为PSA在华最主要的合资公司——神龙汽车2019年的累计销量为113579辆,同比下滑了55%,旗下拥有东风标致和东风雪铁龙双品牌的神龙汽车,去年全年累计销量还不如大众在华一个月的销量。而另一家合资公司,长安标致雪铁龙已经名存实亡,双方股东已经停止合作,长安汽车已经将其所持有50%的股权出售给宝能。

       近期,由于中国新冠肺炎疫情,身处疫情核心区域武汉的神龙工厂一再延期开工,预计将加剧其在华业务的难度。

       据菲利普·德罗维拉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危机的影响仍然难以评估,PSA在武汉的工厂可能会在3月的第二周重新开工。

       事实上,不仅是中国市场,2019年,在中国及东南亚地区,PSA销量为117万辆,相比去年同期暴跌55.4%。而根据标PSA的预计,到2020年,欧洲汽车市场将萎缩3%,俄罗斯将萎缩2%。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广汽菲克将申请破产,它的发展历程中有过很多高光时刻,尤其是在推出了指南者、自由光等车型之后,人气更是一路高涨,可令大家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品牌从神坛跌入泥潭仅仅只有了4年的时间。

广汽菲克将申请破产,该消息引发大众热议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广汽菲克是一个很出色的汽车品牌,它的高光时刻主要体现在自由侠、指挥官等车型上市的时候,因为产品线丰富,拥有多种风格的车型,所以当时的销量也是很不错的。曾经广汽菲克一年就卖出了22万辆汽车,当时的公司对于未来的发展走势也充满了信心,看起来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后来,可能是因为市场竞争过于激烈,广汽菲克的年销量也出现了下滑趋势,工厂甚至还停工过一段时间。

       有相关数据显示,广汽菲克的负债额已经达到了81亿元,资产抵不过负债,最终也只能申请破产了,这在大家看来都是无可奈何的一件事。

广汽菲克品控不够严格,质量有待提高

       我觉得广汽菲克申请破产主要是因为品控不严导致的,当初这个品牌的很多车型都出现过质量问题,尤其是指南者,这款SUV曾经多次出现烧机油的问题,很多消费者买车之后都曾经维权,最后却都不了了之了。一个成功的汽车品牌,在品控方面绝对是很严谨的,可是广汽菲克却疏忽了这个问题,最终导致销量逐渐下降,收入也大大减少了。

       它的高光时刻是在自由侠刚刚推出的时候,当时很多消费者都被这款车型吸引了,销量也很高,但指南者推出之后,广汽菲克的口碑一路下跌,最终成为了很多人嫌弃的品牌。

       今天关于“菲亚特汽车全球销量”的讲解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个主题,并从我的回答中找到需要的信息。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