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米汽车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新闻

文章内容

小米汽车不送充电桩_小米 汽车充电

tamoadmin 2024-09-11
1.小米为什么要造车?2.想、蔚来、小鹏、威马、恒驰和比亚迪谁能笑到最后?3.小米汽车充电站专利获授权,他们未来会以何种方式进军汽车市场? 不要听他人说,100

1.小米为什么要造车?

2.想、蔚来、小鹏、威马、恒驰和比亚迪谁能笑到最后?

3.小米汽车充电站专利获授权,他们未来会以何种方式进军汽车市场?

小米汽车不送充电桩_小米 汽车充电

不要听他人说,100个至少有50个说法,你分不清谁说的对,还是不对,想买就买,谁爱说就去说吧!我买了个北汽开了3年40000公里,目前电池0衰减。家里汽油车基本不想开,总感觉没有电车开的爽。最近广汽埃安V售前促销 ,我直接下了5999元定金,订购一辆 说是7月份交货。喜欢该车的L3自动驾驶,高精地图,5G互联,就算买个玩具,也要买个顶级的。比亚迪出了个刀片电池,挺吸引我的,感觉比广汽的电池好。但是查遍所有信息发现比亚迪没出L3的自动驾驶,顶多算个L2.5。有点遗憾。最近两天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因为电池打嘴仗,感觉宁德时代也不算太差。凑合着买吧。本人建议,买电车,比亚迪,广汽,北汽,任选。小鹏,蔚蓝,等,个人不喜欢,觉得他们的底子太薄,缺少积累。还有的电车吹了几年牛,车都没上市,车品如人品,绝对是垃圾中战斗鸡。如果为了省油,10万以下的最合适,一公里7分左右。买20万以上的电车,就是玩具了, 科技 越高越好,才更好玩。还得BBA。

新能源电动车从发展到如今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了,不敢说中国市场上的新能源车企有多领先,但至少和全世界的车企发展的起点都一样,那么我就从中国新能源市场有那些车企的品牌聊聊吧。

目前市场上有哪些新能源电动车企业

国产新能源车企发展还不错的就要算比亚迪、广汽新能源、北汽新能源这三家吧,以上这三家中广汽新能源和北汽新能源都有造传统车的背景。

1、广汽新能源

广汽集团响应国家政策,2017年7月28日正式注册成立,打造了世界首款GEP纯电平台(目前已升级到GEP2.0啦),世界首个全球智能生态工厂、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等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从 汽车 的各零件布局设计到电池管理表现都挺不错的。目前旗下共发布了三款车型,其中最亮眼的就是百公里加速3.9S的埃安LX,体验了一次那推背感十足,要知道超跑俱乐部的加速是4S,另外即将发布的埃安V也是一款很不错的车型,想买电动车的朋友可以再等等,预计6月中旬上市。

2、北汽新能源

则是国有企业员工持股改革的新能源 汽车 企业,已形成辐射全国的产业布局,似乎因为有传统车企平台,更注重智能化,已经开发出专注于未来人机交互的达尔文系统,就像传播的一样——解放人(全天候电池技术、大功率充电系统、隔离式双向充放电技术、一体化动力总成)、愉悦人(高效智能电控制动系统N-Booster、高效矢量空调技术、智能座舱、车斯洛五觉愉悦曲线)、自成长(OTA技术、V2X技术、L2自动驾驶),但就是没有提到纯电平台。

3、比亚迪 汽车

一直被国人认为是中国车企里面的华为,但是恨铁不成钢,并没有变成华为,反而有一种小米的感觉,当然最近新发布的刀片电池也是刷了一波曝光,从2008年推出全球首款量产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以来,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上陆续推出e6、秦、唐、宋等多款新能源车型,从销量看也算是获得了市场的大多数的认可,走在大街上一不留神就会发现有一辆比亚迪秦路过。

好不好市场说了算,奉上最新的月度销量表(数据来源乘联会):

当然其他造车新势力发展的还行,例如蔚来、小鹏 汽车 、威马 汽车 和爱驰 汽车 等,从上面的销量表中可以看出,造车新势力里面蔚来买的挺好。

综合以上,个人建议买新能源车哪家更靠谱的话,其一看企业领先的技术及市场畅销的车型;其二看产品的价格,毕竟有些车都是大多数开滴滴,并不是用来家用;其三的话再根据自己所在城市的充电桩和服务设施,除了北上广深杭等一些一线或超一线城市,其他地方真的不推荐现在就购买新能源 汽车 ;其四再看自身的经济能力,毕竟现在新能源 汽车 比传统燃油 汽车 贵多了,也不知道为啥贵,可能国家政策好吧,哈哈哈,

以上为个人看发,欢迎交流~

码字不易,请多关照,谢谢~

你好,我觉得对于新能源 汽车 应该先进行区分,然后再确定该不该买。目前市场上新能源 汽车 主要有普通油电混动 汽车 ,插电式混动 汽车 ,增程式混动 汽车 以及纯电动 汽车 。从目前国家补贴方面,纯电动 汽车 的补贴力度最大,购买相对划算,但其安全性已及住房附近有没有充电桩等确实是需要考虑的因素。目前普通油电混动已经插电式混动已经相对成熟,安全隐患相对较低(特别是普通油电混动,日本已经做得很好),成本也比较低,个人觉得可以考虑购买。插电式混动给人的感觉是潮起潮落再起,最近也有不少车企在增程式混动上下功夫,不久可能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比亚迪挺好的,同事有辆唐dm,上下班用电回老家用油。我自己的是元,车特别好开,而且漂亮,而且没有想象的废电,我搬家就用的它。

汽车 工业必然是经过长期市场检验和长期研发投入才能成熟稳定的大宗商品。所以在燃油车上我国 汽车 工业至今也处在追赶状态,因为毕竟那些欧美日老牌 汽车 厂商都是经过了上百年的发展,绝不是中国三十几年的发展就可以轻易赶超。然而随着世界各国对燃油车排放影响环境越来越重视,对 汽车 排放要求越来越苛刻,大部分老牌欧美 汽车 工业国家都不约而同制定了2025-2040年先后不等的禁售燃油车的政策而大力扶持新能源 汽车 ,燃油车的百年发展走到了穷途末路, 汽车 工业又次来到重新洗牌的阶段,这是中国 汽车 工业发展的百年一遇机会,因为我国和世界各国第一次站在了同一起跑线,虽然很多中国人还不看好,但这趋势已经无法阻挡,绝不会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现在买一款新能车已经是很多人所能接受的了。但前面我已经说了 汽车 是一个大宗商品买一款成熟稳定的产品是非常重要的会为日后自己用车减少很多的麻烦。那么在这点上那些如雨后春笋般的造车新势力三年俩年就把车造出来,你就想让它成熟稳定?可能吗?但任何车企都是从不成熟走过来的,总得有人买单才会不断成长不断成熟,但只适合那些敢于尝鲜,收入较高,能接受新势力犯错的表现带来的个人一定损失。而那些想让自己的车开得更久一些,故障率更低一些就应该在传统车企生产的新能源车上选择,虽然新能源车在动力源上发生了改变,但车身结构,底盘,悬架等还是一台 汽车 的根基,在这点上传统车企强新势力不是一半点星。那么在传统车企上新能源又如何选择呢,那么就又回到开头所说:长期的市场检验和长期的研发投入!在这点上任何车企都无法和比亚迪比,比亚迪在08年北京车展就量产了第一款电动车:f3e,引来业界和媒体的大肆嘲笑,因那时候燃油车正如日中天,谁特么玩电动车啊?还一分补贴没有不是有病吗?那么站在今天在回过头来看,比亚迪的战略多么具有前瞻性,之后比亚迪又量产了世界第一款插电混动:f3DM,在12年又发布了第二代插电混动车型:秦,之后国家才开始了新能源大力扶持和高额补贴,其他传统车企才如梦惊醒开始新能源的涉足,在15年之前可以说只有比亚迪一个人在玩,非常孤独,孤掌难鸣市场发展也缓慢,15年后玩家越来越多,但比亚迪的先发优势其任何车企已经无法匹敌。从14年开始比亚迪又开始参加新能源组环塔 汽车 拉力赛,又是一个人在玩,一直孤独得玩了六年直到现在还是没有一家车企敢把自己的新能源拉到拉力赛赛道上去蹂躏,这些经历无疑会为比亚迪累积了大量可靠数据为日后的新车型上市更为稳定的保障。在研发投入上比亚迪更是一骑绝尘,截止18年底比亚迪的新能源专利数是第二名到第十名的总和!以上这些也是我果断选择比亚迪唐的原因。按题主的要求适合选择比亚迪的插电混动,上下班可以纯电行驶,期中长途自驾游可以烧油没有里程焦虑,至于具体车型还得看车主具体预算。

如你所说,带孩子郊游,回老家,上下班,无论你郊游去远近,老家远近都不建议买纯新能源,也就是纯电动的!在市区或者县城跑跑就行了,出去,真的不靠谱!

给你两个建议,第一,选择一款小排量1.5或者1.6的燃油车,维护成本低,而且可以不限行驶距离,回老家,出去玩,不用整天提心吊胆有没有电,有没有充电桩!加油站还是随处都是的!缺点就是,经常会被限号!

第二,买个混动的,油电混动的,挂F牌子,也是绿牌(据传以后混动不上绿牌了,不知道真,如果是真的,赶紧买)不限号,也能满足远程奔袭!不过相对来说价格比较贵,油电混动,技术最成熟的家用车就是比亚迪了,这个是它的看家本领!

修行在路上…我是王先生,依然在路上修行!

非专业,仅供参考,欢迎评价,讨论!

唐dm车主路过,目前用了一年三个月,2万5千的公里,自有车位充电,市区绝大部分时间都用电,主要优点有:1.开着舒服,即能慢慢游,也能急加速,全在驾驶者一念之间,2.外观漂亮,空间较大,智能化水平高,3.保养省事,基本一年一次就行了!缺点就是牌子不怎么高级,除了这个,不太好挑其他毛病,另外,说说电池,目前感觉不到衰减,另老唐车主有换电池的,全免费,故也不担心!综合来讲,如不是非要买个奔驰宝马撑门面,自家充电方便,50万以内的预算都是推荐这个车的!

如果经济条件宽裕,可以尝试一下,但是这个东西是新上市的,稳定性有待考究,建议买个汽油的小排车,好开耐用,不用那么纠结。

新能源的 汽车 的话,比亚迪,他做的时间比较长,一定的基础,绝对够了,上下班小长途

任何一个都不靠谱,高速充电桩不普及。

小米为什么要造车?

跑路了。“小米电动车”是,新出的资金盘,这就是个借小米公司的理财,所谓的充电桩投资都是的,投资门槛虽然低,但风险高。2022年5月,根据国内媒体报道,小米的新能源电动车项目进展十分顺利,已经在进行整车焊装线体项目供应商的招募,根据小米官方透露的信息显示本次招标范围为整车焊装线体范围,招标项目分为1个标段,即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整车焊装线体项目。

想、蔚来、小鹏、威马、恒驰和比亚迪谁能笑到最后?

2021年3月30日晚上,雷军出席小米春季发布会,大胆宣布一个决策:“小米要造车了!”

不过在会上,雷军并未透露造车的细节,比如小米为什么要造车?造怎样的车?是自建工厂还是找人代工?这些细节雷军尚未透露。只是表态说小米不缺钱,亏得起,账上还有1080亿现金,造车首期投入100亿资金。

那么你知道小米为什么要造车吗?蒋老师对于小米造车,有3点看法:

世界上任何一家伟大的公司,之所以成功,无一例外都是抓住了风口,十年前,也就是在2011年,小米推出了第一款智能手机,用了3年时间,销量做到了全国第一,全球前三,小米联合创始人黎万强,把小米手机的成功,总结为七个字:“ 专注、极致、口碑、快!

而雷军则更简单,浓缩成了四个字:“ 顺势而为!

那么造电动车,真的是 趋势 吗?

毋庸置疑,这就好比内燃机取代了蒸汽机,苹果取代了诺基亚是一个道理。主要是因为 科技 的进步,会推动效率的革命,内燃机的效率是蒸汽机的一倍,且蒸汽机噪音大,所以内燃机的出现,极大提高了人们的生产效率。同样的,智能手机取代传统手机,其实也是因为效率,进入互联网时代,随着3G到4G再到5G的发展,人们对于接受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以前看电视、上网为主,现在变成了用手机接受资讯,从图文时代再到短时代,显然传统手机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传统手机注定走向衰落。

那么电动车相比燃油车,效率优势在哪?

首先是电池技术的逐步成熟,从300公里的续航,再到600公里、900公里,甚至突破1000公里,未来五年,有望突破2000公里,如果达到了2000公里,再加上充电时间的压缩,那么电动车的优势就更全面了,你想一下,一天24小时,16小时驾驶时间,每小时时速120公里计算,那么一天里程就是1920公里,一旦充电桩像加油站一样,在全国范围内普及,那么到那时,电动车的效率就全面领先燃油车了。

其次是无人驾驶技术的突破,通过在雷达技术、视觉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突破,无人驾驶(自动驾驶)的优势是在于,规避了人类驾驶过程中的失误,所造成的的交通意外。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驾驶疲劳。

最后是摆脱对石油能源的依赖,这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战略。

所以,足以看出,电动车是一个长期趋势,但造车过程也是十分复杂的,需要大量资金、技术、大数据作为基础,而这些,小米恰恰都具备了。

效率优势 是一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小米的效率优势,体现在四个方面:

1,管理效率

作为一家代表性的互联网企业,小米的管理效率主要凸显在个人效率和系统效率上面,把员工的所有行为数字化,这是小米管理效率的核心,每个人的工作进度,效果都可以用数字来评估,这样员工的内驱动力就更强劲了。数字会驱使员工努力,用户的反馈直接体现在员工的工作结果,让员工直接对接用户,这是小米效率革命的核心。

2,产品效率

小米之所以能在智能手机这片红海市场杀出一条路来,主要是因为专注的效率,其他品牌都是花10亿研发费用,投入到100款手机上面来做研发,这样最大程度降低了市场风险,而小米成立之初,是将1亿研发费用投入到一款产品里面来,从而做到极致。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研发效率。

3,渠道效率

小米手机在2016年进入低谷期,竞争对手OPPO和VIVO,在渠道方面取得了很大的优势,门店迅速占领了中国四五六线城市,而小米在面对竞争的时候,非常高效率地建立了自己的两大渠道矩阵:小米之家和小米小店。

小米之家主要覆盖一二三线城市,小米小店则是以个体经营为主,覆盖四五六线城市,小米用了一年时间,就建立了60万家小米小店,以此来对抗OV的10万家线下门店。

同时,小米的渠道构建成了一张网,从线上到线下,渠道效率的优势很快就凸显出来,2017年小米开始从低谷逆袭,销量很快就提升起来了。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手机品牌能够从低谷走出来,而小米做到了。

4,流量效率

互联网的竞争,本质上是产品+流量的竞争,从社群流量红利再到短、网红直播流量红利,小米都抓住了,雷军强大的个人品牌背书,再加上小米自建MCN,从线上到线下,再从线下到线上,小米的流量形成了闭环。这是其他品牌短时间内,很难超越的地方。

如今,小米的生态链已经非常成熟,但是要突破,始终缺少一个应用场景,在电动化、互联网化、智能化的影响下, 汽车 显然已经成为一个承载互联网发展的新场景,这是兵家必争之地,小米通过造车,可以将互联网时代的先进成果植入进去,目前已经有很多巨头玩家已经进入,包括以芯片和5G优势为代表的华为,还有以自动驾驶技术和AI技术领先的百度,可以说, 汽车 +互联网技术所形成的生态化反,还有许多值得大家期待的成果。而这些才是小米最看重的地方。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流量红利开始见顶,小米的本质是经营用户,而非经营产品,产品可以不赚钱,但是使用产品背后的用户,可以为小米带来其他的丰厚收入,而电动车的用户群,无疑是一群有着 科技 理想的年轻人,他们有着新思潮,新的消费观,能够聚集这样一批新用户,才是小米商业模式的关键所在。

小米生态有了 汽车 这一环,便是如虎添翼,所向披靡!这也是雷军的最后一战,为梦而战,为 科技 报国之战,正如雷军所说:“如今的小米,早已不是三五个人,七八条枪了,截止2020年底,小米账上拥有1080亿现金,我们亏得起!”

造车这条路是艰辛的,我们用过去40年时间,走了西方国家200年的路,而未来40年,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电动车领域,乃至整个 科技 创新领域,我们一定会走在世界之巅,这一次,我们只许胜不许败!

小米汽车充电站专利获授权,他们未来会以何种方式进军汽车市场?

先说比亚迪:

比亚迪放在这里是不合适的,首先比亚迪不是造车新势力,它已经能算老牌车企了,而且是能够掀翻传统燃油车的生力军。旗下不仅仅有纯电汽车,更有燃油车和插电式混动。产品线较为齐全,而且连续多年新能源销量领先。

把比亚迪和这些造车新势力放在一起,可能是题主对比亚迪并不了解。这是一家传统车企,它造出了中国第一台1.5T发动机,造出了中国第一台双离合变速箱,掌握着ECU的核心技术,是中国唯一一家可以制造车规级电控芯片IGBT的企业。比亚迪的研发投入是国内最高的,掌握专利算是最多的,电池、电机、电控技术独步天下,是全球唯一一家掌握三电核心技术的车企。比亚迪的插电混动,DM3.0,甚至是明年将要上市的DMi4.0,领先其他车企至少两代以上!

哪怕没有新能源,比亚迪凭借燃油车依旧能够在国内占据一席之地。1.5L的骁云发动机日效率高达43%,是全球热效率最高的量产发动机,和马自达的创驰蓝天能打个平手。用在燃油车上1.5T的发动机日效率38%,依旧是国内一线水平。

现在汽车按照动力系统来分,可以分为三种:燃油车、插混车和纯电车。像是48V轻混,日系双擎弱混,电的参与程度不高,所以归为燃油车范畴。毕竟国家也是把双擎归为节油车而已,不算新能源。而新能源领域,主要就是插混和纯电,其中有增程式,虽然算是增程式电动车,但是也有内燃机,可以归为插混。日后可能会有氢动力新能源,但是我并不看好前景。我赞同王传福的观点:老百姓不会为环保买单,只会为省钱买单。氢动力除非能做到纯电一样的用车成本,还需要像加油站那样方便,还要解决安全性问题,这才有可能在新能源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现在虽然新能源发展迅速,但目前仍旧是燃油车的天下。纯电汽车因为续航和充电慢的问题,短时间肯定无法得到有效普及,哪怕现在续航已经达到了700多公里,可是因为充电慢,续航焦虑依旧无法解决。除非电池技术得到质的突破。

目前来看,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是可以完全取代燃油车的,这一点和纯电不同。大部分家庭用车都是以市区短途为主,插混车纯电80Km左右的续航基本上已经可以满足日常应用了。如果续航里程超出,用燃油当成混动车开,一样没问题。增程式其实也是如此,只是和插电式混动比,内燃机无法参与驱动车辆,多了一次能量转换,不管是动力和油耗,都略逊一筹。所以竞争力也很有限。

在纯电车全面取代燃油车之前,插混车是最好的过渡,这个过渡会持续多久不知道,但是在过渡期间,插混车是最好的选择。而在插混领域里,没有人是比亚迪的对手。如果说笑到最后的话,别和这几个新势力比,和丰田大众比较,比亚迪都不虚。

再说恒大恒驰

说新势力,可是这也太新了。我们点评年轻人朝气蓬勃,谁日后更有发展,一个小BABY混了进来——说婴儿都不对,车没有正式上市,只能算个胎儿。我不敢说恒大造的车未来没有发展前景,可是三岁看老,这还没出生呢。

就这几天的事,恒驰1亮相了,在他们自己的产业园里转了两圈,发了几张官图。结果网友一看,轮胎装反了……这里小科普一下啊,恒驰1用的是马牌265/40

R22的SUV轮胎,轮胎是有花纹的,不同花纹和地面的摩擦力肯定不同,而且还涉及到一个排水性的问题。所以轮胎给你标注了正反面,内侧叫Inside,外侧是Outside,这是一个修理厂的学徒工都不允许犯的错误。然而恒大,投了450亿要造车,却犯了这么个低级的错误!从上至下,官方图曝出来了谁都没发现!

不知道这算不算出师不利,但是给人的第一印象就不太好。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车企不怕犯错误,可是不能犯这么业余,这么低级的错误!就冲这一点,我不看好它。

我还拿比亚迪说事,比亚迪为什么要请奥迪的设计师来设计外形?为什么要挖来奔驰的底盘专家来调校底盘?哪怕是品控,都斥重金挖来一个专业的品控团队。这些积累不是光投资砸钱就能做到的。而且450亿放在车企里投入算多吗?

威马、小鹏、蔚来,甚至包括埃安、特斯拉。

把他们放在一起,因为他们都只做纯电汽车。我们不能说错,既然要弯道超车,你再在发动机领域和人家较劲显然是不明智的,你不可能再去研发一个自主产权的发动机,买别人的发动机攒车有限的很low,所以上来就纯电汽车,这样的决策不能说错。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纯电汽车的门槛真是太低了。

我本人是比亚迪一代唐车主,作为消费者来说接触新能源算是比较早的了,也有很多人问我关于新能源车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只要预算够,买插混没错,因为现在插混哪怕不充电也比同价位的燃油车强,在各方面都可以完美取代燃油车——我不是比亚迪的托,但插混领域还真没有谁干得过比亚迪。但是……纯电车,只要超过20万,全都不推荐。包括比亚迪唐、汉。

为什么?因为目前的纯电技术尚不成熟,你花20万,只能买到一个不成熟的产品。比如说汉EV,比如说特斯拉,20多万,续航600Km,或许两年后电池技术突破了,续航1000Km的纯电车只要十万。而且毕竟存在续航焦虑问题。平时充电桩倒是好找,可是扎堆了怎么办?前面五辆车等着排队,你续航还有30公里了,你等不等?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低价纯电车可以,只为了市区代步,长途我干脆不开。或者家里有两台以上的车。

我的观点可能有些偏颇——20万以上的纯电车都是割韭菜。

所以,威马、蔚来、小鹏,甚至是特斯拉,都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因素,关键看电池技术谁先能做出突破,谁先能解决续航焦虑问题,第一个掌握核心技术的车企通吃,其余不说一无所有,也只能拾人牙慧,苟延残喘!

当然,这里面特斯拉财大气粗,已经从玩资本到玩技术达成了完美的蜕变,人家在自动驾驶领域,电控领域的技术都是这些造车新势力望尘莫及的。但是,现在的纯电车依然是不成熟的,在逐步成熟的过程中有太多不确定性。

这几家造车新势力,我都没向粉丝推荐过。如果想要买纯电车的话,我甚至推荐长城的欧拉好猫(女性适合),或者奇瑞的大蚂蚁,终身保。毕竟是长城,毕竟是奇瑞,说终身保我相信能保终身。而这些新势力,现在就只有一两款车型,而且销量也不稳定,基本上年年赔钱,要不是金主爸爸在后面撑着,或许已经轰然倒塌了。

不过话说回来,小鹏在自动驾驶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实力的,和广汽埃安都能算是国产中的领先水平。蔚来这几年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换电模式我个人并不看好,不过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还是有独到之处的。我不太喜欢蔚来的那种运营,与其说卖车,倒不如是卖服务。或许是我观念跟不上了,但我还是觉得产品力依旧是第一位的,靠服务来弥补的产品力依旧难以长久。

至于威马汽车,呵呵,我不太了解。

理想One所代表的增程式

增程式有内燃机,不过因为内燃机不参与车辆驱动,所以只能叫增程式电动车,而不是混动。这样的优势是节省了变速箱等一系列发动机所需要的传动部件,可是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多了一次能量转化,动力不足——和内燃机可以参与驱动车辆的插混相比。

我们拿唐DM和理想One来比,不谈车身大小和空间,只说动力模块。唐DM让发动机和电动机一起工作,可以爆发百公里4.3S的加速。理想One和燃油车比当然也不慢了,不过6.5S,其实都是电动机在工作。唐在高速运行时,发动机是主力,可以驱动车辆的同时给电池充电,尤其是在高速上,内燃机的优势明显。而理想和所有电动车一样,电动车只能通过提高电机转速来加速,高速时电量消耗明显,这时候还需要内燃机工作发电,这才导致理想的油耗偏高。你说理想那么大车身,百公里9—10个油已经不错了,这要分怎么比,如果不是增程式这种动力模式的话,油耗完全可以更低。

另外,能够买自东安动力的三缸1.2T的内燃机也的确过于孱弱了一些。这也侧面体现了新势力的底蕴不足。

我否定的并不是理想One,也不是理想,而是增程式,比亚迪的DM3.0系统就已经把增程式作为一种工作模式了,DMi车型能在亏电状态下达到3.8L油耗也是因为增程式的关系。所以我的观点不变,增程式没有前途,在纯电车全面普及,替代燃油车之前,插混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最后说一下个人预测吧。比亚迪拿出来,人家一定是会笑到最后的,这场新能源的革命可以说是比亚迪凭借542一手掀起来的。(当然也有国家层面的政策推动)它和这些新势力造车没有可比性。

恒驰现在还没出生,所以没办法下结论,可是会不会胎死腹中呢?会不会呢?总之轮胎的事情不是个好兆头。如果我是恒大的高层,一定会说是受到了竞争对手的恶意针对,买通了工作人员云云。真的是太丢脸了,无解。

四个造车新势力里,我猜——强调是我猜哈,可能是威马,刚刚曝出自燃门,本来就没有什么底蕴,还自燃了,所以我真的不看好。威马可能是第一个出局的。

第二个是小鹏,虽然我说小鹏在自动驾驶领域有一定的建树,软件方面不错,但是硬件层面……我感觉小鹏就不像是造车的,更像是玩资本的。

第三个是理想,毕竟目前只有一款车,而且是比较过时的增程式。理想One的驾乘感受还算不错,但是问题也不断。前景我一样不看好。

自从小米创始人雷军宣布小米进军电动汽车领域以来,小米在这方面的进展就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小米总裁雷军对于汽车业务似乎非常看重,此前更是传出他在大部分工作时间中都是呆在小米汽车部门的办公室里的。无论如何,随着各种消息不断地流出,我们可以看到,小米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在稳步推进。至于其具体的表现究竟如何,就让我们等待时间去验证。2021年2月,小米确定造车,并视其为战略级决策。2月21日,小米公告称,该集团一直关注电动汽车生态的发展,并就相关行业态势进行持续评估及研究,电动汽车制造业务的研究还没有到正式立项阶段。

7 月 27 日消息,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充电站?专利近日获得授权。信息显示,这个专利和汽车的充电站有关,其包含了基座和多个充电桩,可以同时为多辆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同时,官方表示,这个充电站可以节省汽车在充电中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提高充电的准确率。小米汽车充电站专利获授权,可对运输车上多个车辆充电,多项汽车技术专利的公布,凸显了小米目前在汽车项目上的研发正有序进行中。据统计,目前小米汽车已经公开了37项技术专利,范围包括自动驾驶、AI、电机、巡航、噪声甚至汽车充电领域等,该充电站包括基座和多个充电桩,其中多个充电桩固设在基座上并且间隔布置在基座的至少一侧,用于对装载在运输车辆上的多个电动车辆充电。本公开提供的充电站能够大大节省为新车充电的时间和空间,并有效地提高充电准确率。

DC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小米手机销量1100万台,位居国内第四。但。数据显示,一季度小米互联网服务ARPU为13.4元,同比下滑13%,这已经是连续7个季度出现下跌。数据背后体现的,是小米智能生态产品对用户的吸引力和商业附加值的下降。换句话说,小米很需要一些新的产品来撩拨消费者热情,巩固其智能硬件生态护城河。而汽车无疑是小米智能生态的重中之重。

小米找来了前上汽通用五菱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周钘。而周钘的加入,其实也从侧面暗示了小米汽车进度良好、?量产在即?,2024年定能如期上市。

同时涉及手机与汽车两个领域的,并不只有小米一家。前后华为、后有魅族,再加上?过江龙?CarPlay?2.0,小米既不是第一个在?车-机?互联中发力的品牌,也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

总结:目前,国内的纯电动车的价格似乎都在不断走高,小米是一家十分懂得控制成本的企业,期待未来的性能和价格,都可以让人满意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