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米汽车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动态

文章内容

小米汽车测评存在的技术问题和不足_小米汽车调研

tamoadmin 2024-09-08
1.小米VS百度,互联网巨头下场造车,行业最后的盛宴,谁会是赢家?2.华为和小米优缺点是什么,值得购买吗? 我更看好小米。 具体原因如下: 1、小米

1.小米VS百度,互联网巨头下场造车,行业最后的盛宴,谁会是赢家?

2.华为和小米优缺点是什么,值得购买吗?

小米汽车测评存在的技术问题和不足_小米汽车调研

我更看好小米。

具体原因如下:

1、小米目前整体是一个轻资产的运行模式,尽量控制库存,同时讲究协同协作,小米不会什么都自己去做,而是去购最顶级伙伴的部件,这样一方面可以把精力集中起来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而不是什么都自己去做,什么都做势必面对这各种强有力的对手,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2、小米目前主打性价比,硬件利润非常低,而是主要靠软件服务来赚钱,这种模式对其手机业务有很大的优势,因为大家买东西都还比较注重性价比,所以小米会有更好的接受度。

3、小米有完善的生态圈,而且生态圈中的大部分企业都为其直接投资的企业。这样就达到了一种互利共赢。可以让生态圈更积极向上。

目前整个手机市场实现芯片自主的只有华为、小米至少掌握了芯片研发权。对于手机最后的比拼、也只剩下小米和华为两家。我也从以下的几个方面、简单分析一下两家企业的发展。

IDC的报告称,2019年全年,三星、华为、苹果、小米、OPPO出货量排名前五位,分别为2.96亿部、2.41亿部、1.91亿部、1.26亿部、1.14亿部。

虽然,对于终端厂商而言,销售量是最主要KPI,但在当下存量零和竞争态势下,如何保留住自己的用户成为厂商的重要课题。毕竟留住一个用户比抢夺一个其它品牌用户的难度小一些,当然伤了用户心再回来的难度更大,同时口碑度的影响是几何级的。

华为的零售店全球数量已经达到了5万家的规模,但授权的体验店只有2500多家。

小米线下新零售 100 多家门店在全国范围内同时开业。据悉,此次开业的门店中八成以上是核心渠道合作伙伴门店。截至目前,小米线下终端数量已超过 6000 家。

我的观点~更加看好华为!

说下我的支撑理由:

1、体量差异

华为2019年财务公布:2019年其全球营收达到858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1%,净利润为6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

具体到三大业务来看,运营商业务营收2967亿,同比增长3.8%;企业业务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同比增长8.6%。在消费者业务方面,2019年,华为智能手机发货量超过2.4亿台,同比增长16.5%。营收4673亿元,同比增长34%。

从营收区域布局来看,2019年,华为中国地区营收5067亿元,同比增长36.2%;欧洲、中东、非洲地区为2060亿元,同比增长0.7%;亚太地区为705亿元,同比增长13.9%;美洲为524亿元,同比增长9.6%;其他地区为230亿元,同比增长57%;

小米2019年财报公布:小米全年总收入突破2000亿,达到人民币2058亿,同比增长17.7%;经调整后净利润人民币115亿,同比增长34.8%。境外市场收入突破百亿美金,达到人民币912亿,进入全球90多个国家和市场,成为真正的全球化企业。2019年第四季度总收入人民币565亿,同比增长27.1%,是小米集团2019年营收最高的季度。经调整后净利润人民币23亿,同比增长26.5%。以上数据来自网上。

我从上面数据来对比:8000亿对2000亿,华为占绝对的优势!并且同时销售市场更加广,分布四大洲!

2、产品结构

产品结构差异也非常大!

华为产品结构更加向上,涉及运营商业务已经消费类业务。

小米产品结构目前只涉及消费业务。

所以这一点产品结构上来说华为更加有优势!!!

3、企业底蕴

华为更加秉持一个老大哥的形象,华为非常携带国内企业,手机里面的基本配件都是国产的!

小米不用多言!

姑个人更加倾向于华为!

综上所述我决定更加看好华为的发展!!!!

感谢阅读,我是AI 科技 猿,听我庖丁解题。

小米和华为在国内的确是两个很有话题的公司,每到发旗舰机的时候,小米和华为总是互相PK。那小米和华为到底谁更强?谁更有前途呢?

任正非在前几天的访中透露,华为2020年将研发预算增加58亿美元。总体研发费用超过200亿美元,人民币达到1421亿。小米的研发投入刚到华为10份之一,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同时,华为重视人才,华为在2019年以人均200万的年薪聘请了8位博士,涉及人工智能,无线电,数学专业等领域。“得人才者,得天下”,华为拥有如此多的人才,未来的发展是不可限量的。

华为手机的CPU是华为自己研发的麒麟芯片,而且性能上,跟高通骁龙的CPU难分伯仲。系统上,华为已经有自己的鸿蒙OS。反观小米,小米手机使用的CPU一直是MTK或者高通骁龙CPU,在这一点上,小米还处在被人锁喉的阶段。

所以,在手机业务上,完全看好华为手机。

华为是通信起家,在通信领域具有绝对优势。华为的5G的专利3147个,位居第一。5G订单更是达到46份。说华为5G是全世界的领头羊,毫不夸张。而小米除了手机业务,其他业务都无法跟华为匹敌。

看好HUAWEI是必然的,因为技术驱动产业升级,HUAWEI在技术领域可以说疯狂的砸钱!15年HUAWEI销售额已经超过思科10亿美元,但纯收入确低於思科33亿美元,为什麼,因为舍得砸钱投入技术领域,去占领通信领域上甘岭!今年研发投入将要打到600亿美元!只有技术领先创新才能驱动未来!现在HUAWEI麒麟,鲲鹏,鸿蒙。。。。。。那个不是各自领域重磅!连国家都给HUAWEI背书,更别说新华社,央视,外交部等等国家级的平台!因为第四次工业革命,5G是引领者!中国一如德国,英国,美国,一样可以站在世界之巅!而小米就是产业链的代言人,营销是无敌的!再加上雷军,卢伟冰[捂脸]碰瓷泼妇闹街样子无处不在的营销。两家公司高下立判!不需解释!当然给老百姓C端的产品,适合的价格。也挺好。。。。。。但卢伟冰无底线营销,实在。。。。。。

所以你看好HUAWEI还是小米?

你更看好小米还是华为,为什么?

强行站队没必要,米粉也可以喜欢华为,海军也可以喜欢小米。

小米公司最初的理念是为“为发烧而生”,用最极致的硬件,极高的性价比俘获了一批忠实的粉丝。虽然某些高管的言论让人看着别扭,尤其是猪肉论,但不可否认,小米10和小米10pro是款好手机。

华为公司坚持芯片研发,扶持国内供应链,以一个民营企业对抗世界第一强国的封锁,值得钦佩。

小米公司智能家居方面做的很出色,有很多出色的性价比产品,重新定义过很多行业。个人比较看好小米未来在智能家居的发展。

华为公司在5G方面的技术优势,使的华为未来在物联网方面发力的可能性很大。华为有芯片,有通信技术,有人才储备,没有可能不成功。

小米和华为也不是对立的,喜欢一个不妨碍喜欢另一个。没必要站队其中一个。厂商之间充分的竞争,对消费者最有力。

先给答案:华为。

再给一个简单的比较:小米10系列1亿像素的摄像头,完败于华为P40系列5000万像素的摄像头。为什么,因为小米技术不行。一家没有技术的 科技 公司,是没有未来的。

比较华为和小米的发布会,你会发现明显的不同。华为会不厌其烦的介绍自家的麒麟处理器、5G模块、摄像创新与优化、方舟编译器等等,一系列的技术创新。而小米会说首发了高通XX处理器、第一次使用了XX像素的摄像头、友商的马达不行等等,一面怼华为一面感谢供应链。发布会前后,以雷军、卢伟冰、常程等为代表的小米高管,一波一波的怼友商、带节奏,搞营销。华为和小米,正是技术驱动与营销驱动的代表性企业。

纵观商业史我们会发现,技术驱动的 科技 公司能存在很久(比如IBM),而营销驱动的公司,会很快消亡(比如酷派之类)。反过来讲,如果营销第一的话,那么广告公司早就统治世界了。

华为的成长一直是基于掌控产业的核心的,电信设备如此,手机也是如此。虽然华为和小米进入智能手机市场的时间相差不多,但华为迅速的切入处理器市场,在第一代p系列的手机上,就用上了麒麟芯片。经过多年的发展,华为已经与高通、苹果三足鼎立。而小米选择了另外一条路,紧贴高通。虽然中途也宣布做芯片,但不了了之。而随着5G的到来,芯片越来越复杂,小米以后没有机会切入技术核心了。HTC知道吧?因为没有核心技术,被苹果三星一通专利战,就销声匿迹了。

虽然在美国的打压之下,目前华为面临巨大的困难,但是却迫使华为切入更多的核心领域:系统(鸿蒙)、应用服务市场(HMS)等,让华为的技术积累和防火墙更加深厚。而小米呢,一直宣称"全球供应链",但却不能把1亿像素的拍照效果做好。

华为是经历过多次生死的,而且目前还在经历生死。更重要的是,每次面临死亡,华为都挺过来了,而且变得更加强大。小米作为一家年轻的企业,发展一路顺风顺水,是还没经历过生死的。一个还未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企业,还无从与经历过九死一生的伟大企业谈未来。

综上所述,更看好经历过生死、掌握核心技术、以技术驱动的华为。而以营销驱动的小米,要与华为比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个问题上,我是坚定不移地更看好华为。主要是从以下三个角度来看:

第一,华为这么多年形成的“以奋斗者为本”的文化,确保了华为是一个精英奋斗的群体。而非一两个人,一小撮人。这个是华为有别于其它大企业的最牛逼的地方。任正非即使退休或去世了,这个奋斗者群体和文化还在,就没有太大影响。而雷军的小米还是他一个人的奋斗,雷军在小米里面表现得像个超人,而收入方面也是独揽大头。如果不能建立起群体奋斗的文化,那么小米就不可能赶超华为。人才和分配机制领先,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第二,华为在技术研发上有着很强的先发优势,而且目前的研发强度还是远超小米,研发效率方面华为更是世界领先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可以让华为长期保持优势。因为 科技 行业,通过研发创新带来的技术领先和成本降低,才是企业发展的最可靠基石。技术和研发效率领先,这是 科技 行业持续发展的根本。

第三,华为在管理方面有着不断学习先进经验和优化固化的传统。所以华为在管理方面的基础要比小米雄厚得多。而小米基本还是靠雷军的构架,基本是能人治理的模式。这个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华为在管理上的积淀让公司更加规范化运行,从而避免了决策和管理偏差的风险。

综上,华为必然会在未来和小米的竞争中,越来越体现出优势。商业模式和营销创新带来的领先是一时的,而靠人才机制,技术创新,管理沉淀,这些带来的竞争优势是更可靠和长久的。

华为和小米这几年都可以说用亮眼的成绩来形容。华为在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消费者业务、人工智能等方向都有很高的增长,以及取得众多的技术成功。而同样的小米也在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等业务板块实现强势增长。

双方交集最强的就是手机业务,双方的增长也都很强劲,而华为除了手机、电脑等产品之外,绝大部分面向的还是企业级用户,甚至是城市级、国家级的业务;小米则主要还是面向个体用户,智能手机、生活消费品、互联网服务等很大部分是对个体用户的。但本人还是看好华为。

你再说手机对吧,我两个都看好吧。

首先说一个问题华为的业务板块分为运营商业务、消费者终端业务、企业业务三大板块。

华为是全球第一大的通信制造业企业,运营商业务也一直是华为的主业,随着发展华为的消费者终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手机份额超过苹果位列世界第二。

华为的成功有他的技术沉淀,比如海思处理器,是既高通,三星,苹果自研的处理器。后面HMS系统等等一系反制美国封杀的技术优化成长。自身的强大当然也有外部因素,三星出了点事,华为迅速吃掉了他的市场,迅速扩大了市场份额。加上华为的爱过宣传,买华为就是爱国等等,让华为站在了中国的顶端。

华为学习小米另立一个荣耀,从最初的模仿到后面的崛起,现在荣耀跟华为分家,就像小米和华为分家一样,估计后面会越来越好

华为对其他的打压也很厉害,毕竟有条件

小米算是一个新进的品牌,当然也不算太新,毕竟十年了,也培养了一大批米粉。

小米现在把小米和红米分出来,小米主打中高端,红米做中低端。

虽然好多人说是组装厂之类的言语,但是现在本来就是多协作模式,波音747也不是全部美国做吧,不也一样是全球购来组装,当然也不是单纯的拼在一起,肯定有自己的东西放进去。当然小米在自研方面还需努力,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小米值得夸赞的就是系统米柚,这个做的挺好,不断优化,,努力向前向前。

小米目前致力于打造智能家居,这个是围绕小米手机、小米电视、小米路由器三大核心产品,由小米生态链企业的智能硬件产品组成一套完整的闭环体验。

雷军也是个很厉害的人物,他也不会输。

小米与华为的对抗会持续延续。。。

小米VS百度,互联网巨头下场造车,行业最后的盛宴,谁会是赢家?

作为一家创新型科技企业,小米所推出的每一款产品都足够让人惊艳。在硬件研发和电子产品的制作方面,小米也本着质量为上的原则,对于细节更是做到了精益求精。而近期小米宣布,将会和奔腾合作推出第一辆小米汽车,这无疑让米粉们非常的激动。那么对于这样一款价格可能不会太便宜的汽车,米粉会不会选择购买呢?

首先,这款汽车的性价比可能比起小米的其他产品来说并不算特别高。小米有品曾经和奔腾一起合作推出了一汽奔腾T77的米粉定制版,这款汽车的起步售价为12.48万元。而T77原车起步价则只有8.98万元,溢价高达2.5万元。整辆车最大的亮点是加入了3D全息影像系统,同时还可以支持语音交互和视觉互动功能。可以说这套系统的加入,使整辆车的科技感提升了不少。

其次,这款汽车的车身长度为4525mm,轴距为2700mm,作为一款紧凑型SUV,车子内部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舒适性也很高。而且从外观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汽车前脸用的是六边形的满天星状进气格珊,再加上两侧的犀利大灯组设计,使整个汽车看起来非常大气。从侧面来看,车身用单腰线设计,富有层次感。在一些细节方面的设计更是相当新潮,符合年轻人审美。

最后,从内饰方面来看,这款汽车用的是环抱式的设计,并且搭载了全液晶仪表盘和悬浮式的大尺寸中控屏,可以说科技感非常的强了。动力方面搭载的是一台1.2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05kW。并且还匹配了6速手动或7速双离合变速箱。

综上来看,这款汽车最大的亮点也许就是3D全息影像系统以及语音交互和视觉互动功能了。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只能说是中规中矩,而且十几万的价格对于注重实用性的车主们来说可能并不是特别划算,但是对于很多狂热米粉来说,小米所推出的第一款汽车还是相当值得购买的。

个人觉得一辆车的好坏不能用品牌和国产进口去区分,其实国产车近几年也有做得很不错的,所以说还是由消费者说了算,只有使用了才知道真正的价值,如果真的不错的话,消费者愿意去为它买单,那他就是好产品,而且我也相信,中国的科技越来越发达,也希望能造出很好的产品

对于汽车,我有三不买:1.价格太贵的不买;2.油耗太高的不买;3.新车上市第一年不买。

奔腾T77这个车吧,销量一直不是很好;这个车应当说质量还可以,但是品牌影响力这类的软实力还是有些欠缺的。你说的这个众筹的T77我姑且认为他是新车新科技,买这种车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被当成小白鼠;老款车的优势是技术成熟稳定,反过来也就是新款最大的问题。

当然T77可以买,但是绝对不是一上市就买;第一个是这个车没有那么优秀,再就是新车上市优惠幅度不大。新车上市之后半年是一个不错的点,这个时候该有的优惠基本都有了;对比一下新车主口碑,之后才是我们考虑是否要选择这款车的时候。

华为和小米优缺点是什么,值得购买吗?

普遍认为,新势力造车已经进入下半场,留给后来者的时间窗口期已经不多了。

事实上,自从大约五六年前各种背景的新造车势力开始大规模入场后,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巨头直接进场造车了。

2021年,小米和百度均宣布要进行造车,确定进入整车制造领域。

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下场造车,小米和百度显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先观察行业先驱(有些已经是“烈士”)的经验教训再行动,他们选择的是一种更审慎的做法。

但在新势力造车的下半场,市场经过六七年的优胜劣汰,马太效应已经开始显现,新造车势力已经出现了 “蔚小理” 的头部格局,也即蔚来、小鹏、理想稳居新造车势力第一阵营,销量明显领先于其他新势力品牌。

那么,对于新入场或未来想要入场的玩家来说,未来的几年将是新能源 汽车 行业最后的盛宴。

小米和百度同为互联网头部企业,也都是 汽车 行业新玩家,谁将在新能源 汽车 领域取得新成功?我们来对比一下这两家企业。

汽车 行业是资金和技术双密集型行业,技术含量高,且所需资金巨大(初期至少需要数百亿),没有持续的资金投入,很难有成功的可能性。

小米和百度选择在2021年进入整车制造领域,而非像腾讯、阿里巴巴、华为那样定位于 汽车 行业的赋能者,不进入整车制造领域,显然是已经对 汽车 行业做了深入研究和评估之后的重大抉择。

显然,小米和百度都是下了战略决心的。

但是相比于百度的低调官宣和行动,小米造车直接由老板雷军牵头,雷军为了造车绑上了个人声誉和小米的未来,豪言 “人生最后一次创业”、“十年投入100亿美元”、 “愿意押上我人生中所有积累的荣誉和战绩”。

并且,在官宣造车后,雷军亲自马不停蹄去考察各大 汽车 厂商,其对小米 汽车 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百度虽然行动更快,已经成立了独立的公司进行运作,但只是聘请了职业经理人夏一平担任造车公司CEO,具体操刀 汽车 业务。

比较之下,小米造车的战略决心更大、定位更高。

从资金实力来看 ,小米和百度肯定都是不差钱的。百度是BAT的一员,传统互联网巨头,虽然近几年相比腾讯、阿里已经落后了很多,但体量还在那放着,经营情况良好,资金充裕。

小米也不用说,手机业务的成功让小米根本无需担心资金问题。雷军在今年三月份的时候放话,小米账上还有1080亿人民币现金,这就是底气所在。

从技术实力来看, 百度以搜索引擎技术起家,在AI、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地图导航等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而这些技术都是新能源智能 汽车 的关键技术要素,可以直接移植应用到 汽车 上,相信这也是百度选择直接切入整车制造领域的原因。

小米虽然做的是硬件,也具有鲜明的互联网基因,雷军本身就是技术精湛的程序员,也是金山的老板。

因此,相比其他手机公司,小米在互联网方面做得更好。无论是做产品的互联网思维,MIUI的迭代升级,还是现在搞的智能家居,都是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实力的体现。

总体来说,百度在与智能 汽车 强相关的技术方面实力更强一些,优势更明显,但缺的是硬件制造经验。小米的智能 汽车 相关技术实力稍弱一些,但在硬件制造方面具有成熟经验。

从公司成长性来看, 百度主业已经有了明显的瓶颈,原来的BAT互联网传统三巨头格局已经不复存在,百度的体量和成长性已经无法与阿里、腾讯相提并论。

百度的营收已经连续几年徘徊在千亿左右,增长乏力,但利润尚可。百度2018~2020年营收分别为1023亿、1074亿、1071亿,净利润分别为276亿、182亿、220亿。

而小米的主业即手机业务成长正旺,在近两年华为手机业务遭受巨大打击和断崖式下滑后,小米的市场份额迅速得到提高,现在已经跃居全球市场份额第二。

小米2018~2020年营收分别为1749亿 、2058亿、245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86亿、115亿、130亿元。

可以看到,小米的业务增长更快,在所在行业的竞争力性更强,业务增长潜力更大。

目前已经确定,百度是取和吉利合资的方式进入整车制造领域,双方成立“集度 汽车 ”,其中百度占股55%,并由夏一平担任CEO,估计百度在此合资公司里面话语权稍强一些。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可以双方强强联合,充分利用双方的优势,即百度的AI、自动驾驶、地图,吉利的平台架构和整车制造能力。

好处是双方合作可以迅速产生合力,快速实现产品概念落地,把产品推向市场,缺点是双方的团队磨合、企业文化差异、利益冲突等。

小米 汽车 目前还不明确用何种模式,但从前期雷军密集考察各大 汽车 厂家,并结合小米的大生态布局,以及之前雷军对造车事业表现出来的雄心壮志来看,预测小米大概率将用蔚来的代工模式,也即小米负责整车定义和技术集成,选择一家成熟的整车OEM进行代工,或者直接自建工厂。

也就是说,小米大概率寻求的是蔚来、小鹏、苹果、特斯拉式的独立自主,把核心的东西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把次要的制造交给成熟的代工厂商,或者自建工厂。

百度和小米的模式各有优劣势,从短期看百度的模式能够更快实现产品落地,但由于是与吉利合作造车,产品的整体性(软件与硬件、理念差异等)可能不足;

小米模式的造车难度更大,但产品的概念落地会更好、更完整,且小米 汽车 一旦成功,未来的收益显然更大。

因此,从短期看,百度造车可能会更快落地,但从长期看,小米模式更具有优势和潜力。

从战略决心和战略定位、公司实力和禀赋、业务模式及未来发展几个方面综合来看,我认为小米 汽车 的成功概率更高。

华为手机信号好,老品牌,技术上要先进一些,尤其是在5G领域占有绝对发言权,缺点就是系统有点要走苹果模式,就是不能随意更改屏保,综合来说还是不错的。小米优点是极致性价比,性价比极高,手机来说小细节做的不是很好,但是从价格来看可以原谅,拍照等各个方面也是世界一流水平,最大缺点是备货问题!都值得购买。以下推荐三款手机:

第一款是华为p30Pro,6.47英寸的水滴全面屏,并且屏幕的占比也是非常高的,而且很多人也都知道华为p30系列在拍照方面也是有着重大突破的,如果说平时对于拍照方面有着特别高的需求,那么选择这样一款手机绝对是非常不错的。这款手机在性能方面肯定是特别出色的,通过某些跑分软件上面的成绩大家也能够了解到,在现在来说如果是手里的预算比较充足的话,选择这款手机绝对是非常合适的。 ?  

第2款手机是华为mate20Pro,这款手机在外观方面还是能够完全符合大众需求的,背部弧面的加工技术让这款手机在手感方面也是特别不错,而且这款手机用的是麒麟980的处理器,在拍照方面这款手机同样也是非常出众的,4000万加2000万加800万的后置三摄就算放眼在现在的旗舰手机中也是非常少见的,而且这款手机和苹果相比的话也是存在不少亮点的,价格方面绝对是更具优势。

第三款手机是小米9,这款手机在屏幕方面用的是来自于三星的屏幕,而且屏幕的大小也是达到了6.39英寸,从这款手机的宣传之中雷军也是喊出了战斗天使的口号,到这里都知道这款手机在制作室成本是非常高的,卖到这样的价格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利润的,在现在来说的话入手这样一款手机绝对是非常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