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米汽车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动态

文章内容

小米汽车 定价_小米汽车预订量最新排名一览表最新版

tamoadmin 2024-09-07
1.懂车周报|小米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2.小米怎么发展起来的?3.一周车事|腾势N7/新款小鹏P7/小米新车/吉利发布4.小米快递横空出世,对快递业的冲击会

1.懂车周报|小米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2.小米怎么发展起来的?

3.一周车事|腾势N7/新款小鹏P7/小米新车/吉利发布

4.小米快递横空出世,对快递业的冲击会很大吗?

5.小米为什么可以进世界 500 强?

小米汽车 定价_小米汽车预订量最新排名一览表最新版

嗨!

非常感谢您对小米的关注,目前已经停售米一和米二,您可以选择购买性能更加强悍的2s。

小米手机2S用4.3英寸342超高PPI触摸屏,处理器用高通骁龙600 28纳米四核1.7GHz处理器,配备2GB RAM和16GB/32G机身内存,新一代背照式800万像素主摄像头(32G至尊版使用了1300万的摄像头),200万像素前置摄像头,硬件配置极其 震撼。详情介绍:://.xiaomi/mi2s

更详细的描述问题有助于网友理解你遇到的麻烦,帮助你更准确的解决问题。谢谢你支持小米手机!

懂车周报|小米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小米汽车的消息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传出,但这次是真的,只是卡丁车。想买1949元的小米9号平衡车?现在加2999元,可以同时获得一辆卡丁车。8月2日,小米9号平衡车卡丁车改装套件正式开始预订。

小米9号平衡车一直以来都是年轻人青睐,交通部门讨厌。大多数人认为它是一种非常好的交通工具,而另一些人认为它只是一个玩具,不适合上路。现在,它推出的卡丁车改装套件大大提升了它的玩具属性,成为了老顽童和孩子的新玩具。

小米卡丁车用小米9号平衡车作为后轮提供动力,9号平衡车用两台350W电机,续航 里程 ( 查成交价 | 车型详解 )22公里。从速度上来说,绝对不如真正的卡丁车,所以不要对它的性能期望太高。然而,并不完全有必要说完全没有控制乐趣。毕竟是电机驱动,瞬时最大功率可达2100W,安装卡丁车套件后,起步加速G值可达0.7G,比普通卡丁车亭子更矫健。

小米卡丁车的操控也更简单,2.1: 1的转向比对驾驶者更友好。标准卡丁车的转向比为1: 1。和F1赛车一样,这也是卡丁车被誉为F1车手摇篮的原因之一。但是这种转向比对驾驶员的臂力有一定的要求,普通人长时间驾驶会手臂酸痛。小米卡丁车用的2.1: 1降低了驾驶门槛,同时尽可能保留了一些赛车感。而且它还有手刹,所以理论上可以漂移,但是它的车身刚性自然远不如标准的卡丁车,这就看你的心了。

小米卡丁车提供三种动力模式,运动模式可达24km/h,普通模式为18km/h,新手模式仅为8km/h,至于倒车,可以双击刹车踏板进行前进/后退切换。

这辆车适合各种年龄的人。车身长度可加长,方向盘高度可调节,适应130-190cm高度的驾驶员,载重可达100kg。卡丁车展开后的最大尺寸为1383/822/600mm,展开前的长宽高为1004/822/459mm,总重量约40.6kg,可放置在车辆的行李厢内。

编辑点评:需要注意的是,根据法律法规,小米卡丁车不能上路,只能在封闭的场地内行驶。事实上,9号平衡车也不允许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买小米卡丁车的家长一定要做好监督工作,否则即使在社区,速度18km/h的孩子也会变成凶猛的炮弹。

点击此处了解详情。 @2019

小米怎么发展起来的?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984" img_width="1200" data-src="//imgq7.q578/ef/0907/40a7d99ff9a7c0f5.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9月1日,小米集团官方宣布,“小米 汽车 正式完成了工商注册,公司名:小米 汽车 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00亿元人民币,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亲自出任法人代表。”据悉,小米 汽车 团队目前已搭建起近300人的团队。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2" img_width="1270" data-src="//imgq7.q578/ef/0907/8b692ffc19326c6f.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据了解,宣布造车至今的5个月,小米 汽车 团队进行了大量的用户调研和产业链考察,调研访谈2000多次,拜访并深度沟通交流了10多家业内同行和几十家产业合作伙伴,同时紧锣密鼓地推进 汽车 的产品定义和团队搭建。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1080" img_width="1717" data-src="//imgq7.q578/ef/0907/b61d5e2093921b3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在官宣正式注册“小米 汽车 ”的微博下方,雷军还配上了一张17人合影,这些人将会是小米 汽车 的核心主创团队。值得一提的是,在17人的小米 汽车 智能驾驶团队中,唯一一名“外援”便是前宝马iX的外观主设计师李田原。加入小米 汽车 后,他将大概率负责整车外观设计方面的工作。

然而,近日据天眼查显示,多个“小米 汽车 ”的商标状态变更为“驳回复审中”,商标的国际分类涉及运输工具、广告销售等。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822" img_width="1236" data-src="//imgq7.q578/ef/0907/ede06e9df43f35c0.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一汽马自达于2005年3月1日在吉林长春诞生,随后也生产了一系列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车型产品,包括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的马自达6,也可以称得上是当时的“一代神车”,再到2014年,马自达阿特兹焕新登场,成为B级轿车市场不可忽视的一款车型。再到2016年,一汽马自达推出轿跑SUV——CX-4。

8月31日, 财经 媒体《 财经 汽车 》报道,华晨集团等12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案于当天上午召开了第二次债权人大会。会上共有三项议案,包括财产管理及变价方案、成立债权人委员会两项议案,以及核心议案——宝马中国收购“华晨中华”。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799" img_width="1200" data-src="//imgq7.q578/ef/0907/d398d3e2051f6dc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据悉,经由债权人表决,三项议案全部通过。但宝马中国收购“中华”品牌的议案通过率不高。据消息人士介绍,宝马中国对华晨中国的收购将花费16.33亿元,其中,资产部分的评估价格为12.33亿元,其次还有4亿元的溢价是用以购买整车生产资质。

目前,宝马中国方面对此回应,项目仍在有关部门的审批过程中,希望以实际行动支持华晨集团的重组,并致力于进一步拓展宝马在辽宁省的业务。同时希望使用华晨 汽车 制造有限公司现有的生产能力。严格意义来说,宝马中国收购华晨中华,不是“中华”品牌,而是中华品牌 汽车 生产相关资产以及华晨 汽车 制造股权。

8月31日,路特斯 科技 正式宣布成立,其全球总部也确定落户武汉经开区,路特斯全球智能 汽车 工厂也将落户武汉。路特斯集团CEO冯擎峰表示,Emira的发布就是路特斯向燃油车时代的告别,如今路特斯 科技 的成立,意味着路特斯已经开启了深度转型。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1800" img_width="8192" data-src="//imgq7.q578/ef/0907/bb86263b7dfc754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1318" img_width="2676" data-src="//imgq7.q578/ef/0907/606ed360c0d0d49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据了解,路特斯在未来5年将推出4款全新电动车型:2022年,内部代号Type132的E级纯电智能SUV、2023年,内部代号Type133的E级纯电智能四门轿跑、2025年,内部代号Type134的纯电智能新物种、2026年,内部代号Type135的纯电智能小跑。

此外,路特斯还将推出EPA边缘进化架构,此架构将针对路特斯的超高端智能纯电 汽车 进行开发。冯擎峰表示,十年之内,在路特斯智能驾驶的协助之下,只要你拿到驾照,就能跑赢F1冠军,“这就是我们对于未来的信心”,也就是说,路特斯的智能驾驶将向运动性能倾斜。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1398" img_width="2622" data-src="//imgq7.q578/ef/0907/b8d48a2f7edf726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值得一提的是,蔚来 汽车 创始人李斌也以投资人的身份现身发布会现场,据了解,蔚来参与了路特斯 科技 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后,路特斯估值达150亿元人民币(23亿美元)。

日前,多家造车新势力正式发布8月交付数据。其中,理想 汽车 8月交付9433辆,再创单月交付新纪录。销量高速增长,让人眼前一亮。在造车新势力中,理想 汽车 销量位居第一。

小鹏 汽车 8月交付7214辆占据第二位,连续2个月超过7000辆,其1-8月累计交付45992辆,同比大增334%。作为品牌旗下的主力车型小鹏P7,在8月份交付了6165辆,连续4个月创 历史 新高。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393" img_width="702" data-src="//imgq7.q578/ef/0907/6cc9953e885262fa.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值得注意的是,哪吒 汽车 8月新车交付量为6613辆,同比增长449%。相比于7月份销量的6011辆,哪吒 汽车 8月份成绩实现环比10%的增长,再创新车交付记录。在“造车新势力”销量中排名第三位,超蔚来赶小鹏。

在理想、小鹏、蔚来、哪吒四大品牌中,蔚来在8月份交付量垫底,其8月交付量为5880辆。其中,8月交付量中蔚来ES8交付了1738辆,ES6交付了2342辆,EC6交付了1800辆。

整体上,从今年前8个月累计交付量来看,蔚来仍位列第一,且是唯一破5万辆的新势力车企。据数据显示,蔚来、理想、小鹏 汽车 今年累计交付量分别为55767辆、48176辆、45992辆。

8月31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其近日通过参与司法拍卖公开竞拍方式,以约18.3亿元人民币竞得银隆新能源约3.36亿股份,占银隆新能源总股本的30.47%。并与格力董事长董明珠签订了附生效条件的《表决权委托协议》,董明珠将其持有的17.46%的银隆新能源股份所有对应的表决权,委托格力电器行使。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813" img_width="1200" data-src="//imgq7.q578/ef/0907/8e447db1defeb3f7.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交易完成后,格力电器将合计控制银隆新能源47.93%的表决权,银隆新能源将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这也意味着格力电器成为银隆新能源第一大控股股东,银隆新能源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早在2016年,董明珠曾想以130亿元价格收购银隆新能源的“造车”被股东否决后,董明珠自掏腰包斥资10亿元获得银隆新能源7.46%的股权,随后经过两度增资持股比例增至17.46%,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同时,董明珠还拉来了王健林、刘强东等一起投资。时隔5年,格力终于将银隆新能源囊括旗下。相比5年前130亿元收购,如今花费18.3亿元成为控股股东明显省下不少钱。

格力电器认为,银隆新能源的核心优势主要有两点,一是钛酸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的技术和产能,二是拥有闭合式循环式的新能源产业链。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1365" img_width="2048" data-src="//imgq7.q578/ef/0907/4e55b86783f0aa.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新一代CS55 PLUS已于此前开启预订,推出3款自动挡车型,预售价为10.69-12.19万元。按照一般的预售政策推测,正式上市时售价或将有小幅度下调。动力方面,新车将搭载蓝鲸新一代NE1.5T+蓝鲸7DCT动力总成,百公里综合油耗为5.9升,最大功率138千瓦,相比在售车型搭载1.5T发动机提升了6千瓦。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1366" img_width="2048" data-src="//imgq7.q578/ef/0907/548208c01e4f3edd.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在小众的越野硬派SUV市场中,哈弗H9一直是自主品牌中大型硬派SUV代表之一,在刚刚结束的成都车展上,新款哈弗H9也正式亮相。新车售价或为20.98-27.28万元。哈弗H9首次发布于2014年,并在2019年推出了中期改款车型,这款车发布时坊间认为是本代哈弗H9换代前的最后一款改款,但从长城的一系列动作来看,其显然还希望本代车型继续在市场征战几年。

日前,比亚迪基于全新e平台 3.0打造的首款车型——比亚迪海豚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补贴后售价为9.38万-12.18万元。新车将推出搭载最大功率70千瓦,峰值扭矩180牛·米以及最大功率130千瓦,峰值扭矩290牛·米的永磁同步电机。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1066" img_width="2322" data-src="//imgq7.q578/ef/0907/2e5319f6357ed808.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8月31日,长安 汽车 官方宣布,2022款CS75 PLUS正式上市,推出5款车型,官方指导价为11.79万元起。作为年款车型,新车主要对设计细节进行了更新,配置方面也有所调整和升级。动力方面,传动系统继续匹配爱信6AT手自一体变速箱,并取消了手动挡入门款车型。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1050" img_width="1400" data-src="//imgq7.q578/ef/0907/b285d136af10d4d0.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8月30日,我们从五菱 汽车 官方获悉,旗下五菱征程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售价区间为7.58万-9.08万元。值得注意的是,以上非封窗版车型价格均为7座车型价格,8座版和9座版分别需要加价1000元和2000元。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936" img_width="1284" data-src="//imgq7.q578/ef/0907/e0c355216da69b4d.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9月1日,Stellantis集团官方公众号宣布,正式任命张俊担任Stellantis集团中国区执委会成员、阿尔法·罗密欧中国区总经理,此任命自2021年9月1日起生效。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1211" img_width="1080" data-src="//imgq7.q578/ef/0907/4c6118c16c128333.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未来,张俊将向Stellantis集团全球执委会成员、中国区首席运营官奥立维(Grégoire OLIVIER),Stellantis集团全球执委会成员、阿尔法·罗密欧品牌全球CEO安巴托(Jean-Philippe IMPARATO),同时汇报工作。

张俊的职业生涯始于2004年,他拥有在美国、日本及中国 汽车 市场的职业经历。曾在日产、奥迪担任过一系列重要职位,在市场营销、供应链及车辆项目管理、运营管理、新能源 汽车 及销售战略规划等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

懂车帝从通用 汽车 中国官方获悉,9月3日,通用 汽车 宣布斯图尔特·诺里斯(Stuart Norris)正式出任通用 汽车 中国及国际部设计副总裁。他将负责通用 汽车 在北美以外的设计运营并向通用 汽车 全球设计副总裁辛科(Michael Simcoe)汇报。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3592" img_width="3592" data-src="//imgq7.q578/ef/0907/f100c7ad8279f940.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诺里斯在大学毕业后先后加入了宾利和捷豹的设计团队。他于2004年开始了在通用 汽车 的职业生涯。2012年,诺里斯出任通用 汽车 韩国前瞻设计和架构设计总监,为通用 汽车 的全球品牌 探索 未来产品与技术。期间,他领导的团队设计了雪佛兰Bolt电动车。

另据了解,原通用 汽车 中国及国际部设计副总裁潘凯斯(Ken Parkinson)已于近日退休。

9月1日,懂车帝从地平线官方获悉,前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中国区总裁陈黎明博士加入地平线,出任地平线公司总裁。

汽车来了,一汽马自达告别" img_height="750" img_width="500" data-src="//imgq7.q578/ef/0907/249a6da01a989637.jpg" src="/a2020/img/data-img.jpg">

据官方介绍,陈黎明博士于1995年加入博世集团,曾任技术专家,研发高级经理、总监和副总裁,他领导创建的博世底盘控制系统研发中心是博世公司在中国最大的研发中心。

一周车事|腾势N7/新款小鹏P7/小米新车/吉利发布

如今小米公司成为了互联网企业关注的焦点,它起来的太快了,让人应接不暇,不过它的成长之路很值得研究。

小米成立已经有两年多了。从刚开始成立时候的1100万美金到如今估值40亿美金,是怎么做到的?现在,正值它的光辉岁月还是危机四伏?面对后面追扑上来的虎狼之师,小米接下来怎么熬?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作为手机硬件产业链中的一个从业者,我首先想从中总结一个创业公司从初创到如今估值三连跳中值得借鉴的经验。国内创业公司要做成功不容易,能打造品牌,提升附加值的更少,从小米这两年的发展我们可以总结的东西有很多,这儿暂列一二:

1. 创业要成功,一开始不能高调。高调可能很快引来竞争对手的觊觎,在中国这样一个山寨成风的国家,很可能出师未捷身先死。Talkbox是先烈,山寨Talkbox的米聊也是。

2. 从小处着眼,先积累口碑和最早的粉丝,并让他们帮你改进产品,快速迭代。现在互联网已经可以提供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沟通的渠道,请倾听他们的声音

3. 要超出预期,必须要有颠覆传统模式的力量。互联网引发的渠道变革才刚刚开始,还有很大的可以发挥的空间

4. 中国的创业环境是很艰苦的,除了各种现实的困难,舆论环境也是相当险恶的,没有成功的时候会被人冷嘲热讽,有点成绩了会被山寨,被诋毁,被各种骂战扯后腿。你能做的,只能是听取用户的声音,专注的做好自己的产品,用产品赢得用户的心。

以下梳理一下这两年来小米走过的路,回溯一下小米是怎样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关于小米几个阶段情况,作者“毛委员”写得较长,虎嗅另文发表)

第一阶段:App开发团队期

时间段:从2010年4月小米科技创立,到2011年7月宣布正式进军手机市场前。

标志产品:MIUI、米聊

融资情况:2010年底,A轮,引入Morningside、启明和IDG为主的风险投资约4100万美金,公司估值达到2.5亿美元。其中,公司56名小米科技员工投资了1100万美元。

公司策略:

A、2010年8月16日发布基于Android的手机操作系统MIUI,但未提小米科技和雷军。MIUI很快就得到了刷机爱好者的认可,内测版在8月推出后,9月,国外专业Android发烧友就在论坛自发为MIUI ROM制作多国语言版。

B、2010年底推出手机聊天软件米聊。此时国内Android市场刚刚起步,模仿Talkbox式即时通讯软件的米聊一开始就获得了Android用户关注,迅速积累起大量用户。

MIUI借助互联网社区力量进行快速迭代的方式,更容易让手机用户有认同感,也符合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米聊更是抓时机、抓需求都十分对路的一款产品。推出半年后,米聊就积攒了300万注册用户。

点评:在当时的市场看来,MIUI和米聊背后,是一个会抓需求、有技术、也懂移动互联网的App开发团队。但如果以为小米科技做手机的想法是后期才形成,那你就错了。事实上,小米从一开始就瞄准了手机制造,这一点从小米创始人的组成就可以看出来。之前的MIUI和米聊,以及做的A轮融资,都是在为小米手机攒人气、用户和资本。

第二阶段:手机初推期汕头招聘网

时间段:2011年8月发布小米手机到到2011年年底B轮融资前。

标志产品:小米手机I

融资情况:2011年12月以10亿美元估值,完成了B轮9000万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启明、IDG、顺为基金、淡马锡、高通、Morningside.一年内,估值能翻四倍,一大依据是下文提到的小米当时30万台的网络交易量。

公司策略:

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机正式对外发布。这个时点,双核手机还没开始普及,小米以国产首款双核手机、1999元的定位先声夺人。用先预售、后投产、再发货的流程,2011年10月到12月,小米手机完成了第一批30万台的网络交易。

点评:虽然这段时间因为购成本还比较高,小米手机还只赚吆喝不赚钱,但小米公司已经从前期的应用开发商转变成了一家B2C电商,只不过,只卖小米手机一款产品。汕头招聘网

我做了个大致计算,这段时期,小米的工程师人力成本大概花了1000万美元,生产制造成本2500万美元,这就是A轮融资的4100万美元的主要用途。

第三阶段:手机爆发期汕

时间段:2011年底到2012年5月

标志产品:小米手机I,小米手机青春版

融资情况:2012年5、6月,C轮融资,金额不详,估值40亿美元。半年内,估值再翻四倍。

公司策略:稳定小米手机的生产,不断加快供货速度,同时,开始在全国设立直营客服实体店小米之家。小米公司宣布的数据是,从2011年10月至今,小米手机一共实现出货300万台。

而在此期间,米聊开始受到微信的狙击,国内的App开发者也大量创新跟进。米聊被不断增加社交功能复杂化,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诟病。而曾经承诺一周一更新的MIUI,到了后期也变得两三周才更新一次,而且迟迟给不出每个版本的更新日志。

点评:小米在这个时期减小了对MIUI及其应用的开发力度,把注意力转向手机,更彻底地成为一个依靠宗教式营销的手机电商。

第四阶段:红海厮杀期?

时间段:2012年6月~

标志产品:小米手机,官翻机

公司策略:同时,随着产能的扩大和网购消费者规模到达天花板,小米也不再仅仅依靠米粉宗教式营销支撑的销售方式,开始大量开放购买,用青春版、管翻版、高考生手机、运营商定制机等促销方式拓展消费群。一边清库存,一边为推出小米手机II做准备。

同时,小米手机已经开始在楼宇电梯里打产品广告。下一步,小米应该会继续加强小米之家的布局,打造线下渠道,进一步扩大小米手机的影响力和客户群,并继续向二三线城市渗透。汕头招聘网

点评:小米似乎已经放弃了科技公司的科技色彩,更彻底地把自己改造成了一个走量的硬件商,而且,似乎准备拼价格战。

梳理小米短暂的历史,是想总结:小米从一家全新独特、带有清新气息的、依托系统软件与硬件融合体验的品牌,走到现在,变成一家与某自称“屌丝手机”骂仗、与多厂商暗拼价格、放弃软体验的手机商,是不是有点变味儿了?或者,它本来实质上也是个“屌丝手机”(却被包装成“顶级手机”、“发烧友手机”)?

小米的错位

在几百万台手机的光辉销量下,小米却面临着三个错位:

1、从粉丝文化驱动走到价格驱动?

本来,雷军已成功通过各种手段为小米品牌塑造出某种粉丝追逐文化,在小米与用户之间已产生某种情感互动与信任。几百万用户在网上热追小米、狂热下单,很多人绝不止是欣赏其1999元的价格。但,硬件降价的速度之快,一方面固然为小米赢取了利润的空间,一方面却为周鸿祎留出口舌空间。

当周瞄准小米“暴利”的软肋,对其发动微博与舆论上的攻势、并且宣布“我才将真正返利于用户”时,小米没法坐得住了。如果对周的叫阵感充耳不闻,舆论的主动权被周把持,小米忌惮会失用户心;如果顺着周喊出的价格往下走——这也是小米正在选择的,那它正中了周鸿祎的道儿了。因为首先,小米粉丝会觉得之前受到了“小米不靠硬件赚钱”的蒙骗;其次,小米的降价,暗示用户放弃品牌与情感而用价格去衡量小米与其他手机,这时小米的销售驱动核心已向“价格”偏移,小米过去一年精心打造的品牌与粉丝文化,折损可观。

2、产品体验从软硬合一走到纯粹比拼硬件?

从上文的梳理看出,小米曾经是一家打磨App与系统的公司,而现在,它显然脱软入硬,彻底变成一家硬件公司,说得更准确一些,一家自营单一硬件、追求销量铺货率的电商公司。最近半年来,你天天在雷军在微博上推销小米,是否很少见他念叨过米聊与MIUI的升级?(这一点,正是下文要说的——小米还有什么王牌)

3、最后,资本与现实的错位!

上两个问题,如果小米现在选的是后者选项,那么,何以支撑小米40亿美金估值?因为,中国能在硬件、价格上去PK初创企业小米的公司与能人,太多!从这个角度说,如果周鸿祎早“攻”小米三个月,这笔估值能否谈到40亿美金,是大可打个疑问的。

小米还有什么王牌可打?(小米怎么熬 )

小米其实是在为整个中国只能手机市场探路,这条路一旦铺平,传统手机商和互联网公司都会蜂拥而至。但和传统手机厂商比较,小米还有一个王牌,那就是借互联网的速度实现操作系统的快速迭代,随时改进自己的用户体验。小米不是没有做到过。这是周鸿祎和传统手机厂商联盟一时无法做到的,也是传统手机厂商该向小米学习却最难学到的。

对此,雷军和其团队或有所认识。雷军6月13日在微博上表示(这是他近期少有的谈到miui):

小米不仅追求高端硬件和性价比,更在软件和互联网服务上下功夫。miui系统坚持每周更新,不断完善,被称为“活的系统”,这也是小米的独特魅力之所在。这些,就是小米创业之初追求的铁人三项。

小米快递横空出世,对快递业的冲击会很大吗?

腾势N7冰雪测试,年内上市

日前比亚迪旗下腾势汽车公布了腾势N7的冰雪测试,从而曝光了这款大五座SUV的更多细节。

从可以看出,此次曝光的腾势N7为高度伪装车,前脸用了封闭式设计,还有隐藏式门把手、像展翼一样的LED日行灯等等。腾势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曾表示,腾势N7将会在今年上半年发布。

腾势将延续英文字母+数字的组合方式,SUV会用N+数字,而MPV则使用了D+数字。除了N7之外,还有一款中大型SUV预计今年年内就会亮相。

刚过去的1月,腾势汽车销量6439辆,环比增长7.3%,赵长江此前预计本月腾势D9交付量会达到2万辆水平,3月更会破万。

新款小鹏P7即将上市

近日,有媒体报道,新款小鹏P7预计将定名P7i,延续小鹏G3i的命名规则,新车预计3月正式在国内上市。

早在2月3日,新款P7已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电子汽车博览会上展出,并在丹麦、挪威、瑞典和荷兰等数市场接受预订。

新款P7的外观与尺寸基本与现款车型保持一致,长宽高为4888/1896/1450mm,轴距2998mm。

不同的是,新款P7将配备两颗激光雷达,预计可选配 XPILOT3.5 智能系统,同时内饰还将配备 10.25 英寸全液晶仪表和 14.96 英寸中控屏。现在最大的期待就是新款P7能否搭载800V高压系统了。

小米新车最新谍照曝光

近日,网络上曝光了一组疑似小米汽车的最新谍照。

从此次曝光的照片来看,现阶段小米汽车仍然处于重度伪装的工程测试阶段,但可以确定的是,该车用了三厢造型、同时配有激光雷达,激光雷达用瞭望塔式布局。

或许是角度的问题,可以看到车辆拥有非常长的车头,或许小米汽车可能会选择纯电和插混/增程多种动力版本。

这次内饰也被曝光,但由于是工程测试车,所以参考价值不大,可以推测的是,或将用方形仪表盘和大尺寸屏幕。

今年以来,小米汽车频发曝光,可见上市的日期已临近。年初,先是造型模具供应商泄密,到疑似是小米汽车MS11的设计效果图漏出,再到传言接近获得生产资质,无不显示小米汽车已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

此次,曝光的重伪装的工程测试车图,虽然可能与量产车相去甚远,但小米汽车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吉利亮相,2年7款新车

2月23日,电哥关注到吉利在杭州亚运会主场馆发布全新新能源战略,并同步推出全新中高端新能源系列——吉利。

吉利智能电动原型车之光,智能电混系列首款车型L7,都首次正式与我们相见。

L7定位20万级家庭首选智能电混SUV,搭配了神盾电池安全系统、雷神电混8848、全新N OS三大重磅科技,号称“A级SUV没对手”,信息量非常大。

吉利带来了全新Logo标识,视觉风格更为扁平。

同时,发布会现场还亮相了吉利智能电动原型车——之光,这也是之光首次正式亮相。

吉利将推出“智能电混L系列”和“智能纯电E系列”两大系列共7款产品,涵盖轿车和SUV,全部以原生智能电动架构打造。

其中,今年交付的就有3款车型(L7、L6、E8),首款纯电动车型E8将在今年四季度交付。

L7于2月23日首发并开启预订,并于上半年开启交付

抢先预定期间,还提供了抵扣礼、优先试驾等专享,感兴趣的用户不妨早早下手。

吉利是吉利全新推出的新能源中高端系列,特点自然是搭载智能电动架构+神盾电池安全系统+雷神电混8848等先进技术。

设计语言为“涟漪美学”,配备全新一代汽车操作系统N?OS,引领吉利成为万物互联”的超级智能终端。

未来,吉利将推出“智能电混L系列”和“智能纯电E系列”两大系列共7款产品,涵盖轿车和SUV,全部以原生智能电动架构打造。

如此丰富的产品矩阵,确实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吉利智能电混系列首款车型:L7

L7用电气化前脸设计,简约干净,科技气质打造的还是非常到位的。

电感前脸就很有特色,L7用全封闭式格栅的智能电混SUV:用最紧凑3DHT设计,轴向长度做到了同级最短的354mm。

因为紧凑,就能够留出足够的空间布置挡风板以及大功率进气扇,在满足进气效果的同时,节省了30%的进气面积。同时发动机冷却系统用3层水冷技术,有效解决了前舱封闭带来的散热安全问题。

侧面设计为短溜背设计,保证后排头部大空间的同时,侧面线条流畅,降低视觉中心,整体用涟漪美学设计。

L7车身尺寸为:长4700mm,宽1905mm,高1685mm,轴距2785mm。

数字涟漪是吉利的品牌超级符号,尾部也有相似的设计语言与整车相辉映,整体视觉效果还是非常突出的。

L7提供六种车身颜色——晨曦白、黑、破晓灰、晴空蓝、暮山紫、炫彩白,选择还是非常丰富的。

至于内饰,L7搭载自在座舱,10.25英寸仪表+13.2英寸中控屏+16.2英寸副驾屏+25.6英寸AR HUD,四屏智能交互,搭配上晶耀星环光幕氛围灯,科技氛围拉满。

配置也是非常丰富的,怀挡设计、解放console空间设计、双手机放置槽、50w无线充电、隐藏式门拉手等等,还提供了行业首创的主副驾门板扶手用不对称设计,副驾门板扶手更高,满足副驾乘坐时更舒适的搭手姿势。

内饰色彩搭配,提供了玄玉黑、灯火棕、天际白几种颜色可选,延续了外观科技范儿的设计风格。

L7标配“8155芯片+N?OS”,全新N OS,从架构层、系统层、应用层多维度入手;架构层更强的信息安全防护内核,系统层更快、更强、更温暖的交互体验,应用层全新的UI风格和优美丝滑的微动效。

L7搭载8155量产旗舰级座舱芯片,作为整个智能座舱的运算核心,完美顺应用户早已习惯的手机操作模式,能够基于多端无缝流转,打破硬件与硬件的壁垒。

L7对于空间挖掘也极有自身特色,L7独创“宠爱副驾”,具备记忆海绵填充的零重力舒适体验,以及带电动腿托的女王副驾座椅,加热、通风、、理疗、记忆功能都有配备。

并且副驾空间支持一键还原观影位置,屏也支持独立蓝牙耳机,最独特的还是副驾配备的顶置安全气囊,通过独创的折叠与布置方式,气囊点爆时先向风挡方向弹出并快速向下铺开。

动力方面,L7百公里加速6.9秒,百公里亏电油耗仅5.23L,CLTC综合续航1370公里,可纯电、可增程、可电混、可性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皆电,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小米为什么可以进世界 500 强?

我觉得不会有啥冲击,因为现在的快递市场早已不是群雄纷争的时候了,而是大局已定!

1、快递市场现状: 现在的快递市场经过这2年的整合,其实大局基本差不多了,阿里系、顺丰,外加京东,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快递公司仍旧存活着,但日子并不会太好过。阿里现在直接控制了三通,圆通、中通、申通,外加百世,而这四家的市场份额加起来超过50%,基本上算是占了半壁江山,如果按业务量来排名的话,这几家全都进了前5名。

除去阿里系,剩下就是顺丰和京东这两家了。顺丰没啥好说的,就营收来说还是快递行业的老大,这2年的布局挺多,未来依旧有潜力可挖。而京东快递日子其实并不好过,虽然依托京东有不错的业务量,但由于自建成本很高,一直处于亏损。否则今年刘强东也不会出现裁撤快递员兄弟的事情了。也因为此,现在的京东快递也开始揽件业务,来抢夺其他快递的市场份额,这对一些中小品牌来说压力会更大。

整体来说,快递这块还会持续整合,一些中小快递公司未来可能被并购或退出市场,他们的市场份额将会被第一阵营的快递公司持续蚕食掉。

在快递市场基本整合完毕之际,小米快递的出现对现有快递公司不会有任何冲击的。因为其体量根本无力来支撑一个类似京东快递这样的物流公司,自建物流体系太烧钱了,京东这么大的体量依旧亏损中,这会严重拖累整个小米集团的发展。

2、小米快递核心目标: 小米搞自己快递公司的核心原因还是为了解决自己配送的问题。当前自身的发货量其实不小。除了手机之外,还有各种智能家居,而当前小米御用的 如风达 可以说为人所诟病,说真的,我作为淘宝小卖家之前都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家快递公司。

号称互联网公司的小米竟然使用如此不知名的小快递公司来配送货物!当然,使用如风达另一原因是雷军 扶持好友,如风达是当年 陈年做凡客时让自己老乡搞的快递公司。

如风达快递被小米用户所抱怨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长期以往其实是损害了小米的声誉。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看来也就只能自建快递公司了,况且小米上市之时,是有顺丰入股的。如果小米建立快递公司,一定程度是可以得到技术上的帮助。

因此,小米自建物流体系本质还是为了解决自身的问题,目前的发货量不小,如果发顺丰对小米来说这成本也不小,使用自己的快递或许成本能下来。

但是,自建物流体系自身也将十分烧钱,这块属于重资产模式,不知道小米是否有足够的资本来烧!

综合来说,小米自建快递不会对现有物流体系有大的冲击,而自建物流未来对小米是不小的考验,尤其是烧钱的能力!别最后搞得跟做芯片一样,发现太烧钱结果半途而废。

前几天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发布的公告显示,小米申请的第38、39类商标“小米快递”已经获批。其中39类商标的业务范围涵盖包裹投递、快递服务等内容,这引发了外界关于小米自建物流的猜测,甚至有很多网友认为,小米快递的横空出世会不会对传统的快递行业产生巨大的冲击呢?

我们不否认小米是一家非常优秀的企业,从成立到现在不足10年的时间,但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年营业额接近2000亿的巨无霸级企业。而且小米除了手机之外,在其他智能产品上面做的也比较好,目前小米已经积累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以这些粉丝作为基础建立一个快递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空间的。

但是小米想要在快递行业做出一番作为我觉得难度很。

第一、目前快递竞争格局已定

我国快递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已经形成了以顺丰、邮政、四通一达以及京东物流为主的快递体系,这8家快递企业已经占据了我国快递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而且这种份额还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

根据国家邮政局数据统计,2018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507.1亿件,同比增长26.6%;业务收入累计达到6038.4亿元,同比增长21.8%,其中2018年上半年这8家快递企业市场份额分别为中通市占率约为17%;韵达、圆通市占率分别为14%、13%;百世、申通、顺丰市占率则分别为10%、9%、8%。

而且这8家快递的市场份额是逐年增加的,2016年快递市场CR8为市占率为77.4%,到2017年底已上升至81.1%,2018年6月底继续提高至81.5%。

第二、快递需要有大量的客源基础

虽然小米有众多的米粉,但是这些米粉暂时不足以让小米对传统的快递行业进行冲击,因为除了顺丰EMS这种走高端路线的快递企业之外,像四通一达基本上都是走量的模式,只有快件量足够多,才能够有生存的空间。目前不论是顺丰EMS或者是四通一达或者京东他们本身都有广泛的客源,其中顺丰和EMS已经有固定的高端客户,4通一达主要依赖的是阿里巴巴系,京东物流则有自己庞大的商城做支撑,这些企业都有固定的客户来源,这足以让他们在快递行业呼风唤雨。

比如2018年中通快递的快件量达到了85.6亿件,对应的营业收入也只不过是176亿元。小米想要从这8家快递企业当中和客户是很难的,这点京东就有前车之鉴。东物流本身主要是服务于京东商城客户,是最近几年京东也开始做起了收件业务,但效果并不是明显,很多京东业务员根本就收不到快件,所以才出现了有些业务员为了完成任务,自己给自己寄送快件来荒唐之事。

如果不能总cr8当中抢到更多的客户,单靠小米的客户量是不足以支撑小米快递的发展的。比如2019年小米手机的总体出货量是1.19亿台,其中国内的出货量是4796万台,如果再加上小米其他产品,国内的快件量一年也就1亿件到1.5亿件之间,这种跟四通一达的快件量根本没法相比。

第三、快递需要有完善的物流体系做支撑,需要持续大量的资本投入

我国快递行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来到了一个转折的点,以前那种粗放型的或者简单加盟的快递行业已经很难行得通。未来的快递行业肯定是朝着智能化,高效化以及人性化的发展,未来的快递行业,会更加注重用户的体验,包括时效性以及安全性等等。

正因为如此,未来快递行业需要大量的投资来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这就需要小米有足够多的资本做支撑,而且这个投入不是一两年就可以见效的,他需要长期的投入。如果小米花很大的资金投入建设物流体系,如果没有客户来源,那对小米来说也会产生巨大的压力,所以小米自建物流要把握成本和利润的临界平衡,如果没有高流量、高变现的电商做基础基本上是很难维持下去的。

目前小米快递才处于注册商标的阶段,并没有得到国家邮政局的经营许可,小米快递什么时候正式上线,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时间。

但我个人认为小米成立快递公司并不是为了冲击传统快递市场的业务,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完善小米的配送体系。

小米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简单的手机制造商,目前小米的业务覆盖了很多产品,除了小米手机之外,目前小米还有小米商城,他们卖了很多小米自己生产的产品,比如智能手环,电视,智能家居产品等等,而且这些业务增速都非常明显,可以遇见未来小米除了手机之外的其他业务规模会越来越大,这就需要有小米有强大的物流体系做支撑。

一直以来小米并没有自己的物流体系,而是通过走第三方物流,早期使用的是如风达,但是如风达给客户的体验非常不好,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小米的形象,给众多米粉带来了不好的体验,后来小米又跟顺丰圆通等进行合作。但是使用第三方快递终究不能自己掌控一些东西。

所以随着小米业务规模的不过多扩大,小米急需建立自己的物流体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用户的体验,更关键是可以有效降低生产门店经营过程的物流成本,增强供应链管理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小米的竞争力。

小米快递的横空出世,我觉得对快递行业的冲击不会太大,甚至都谈不上冲击。

小米如果自建物流,现在可以拿来直接对比的只有京东一家,再来看看京东物流的现状

强如京东商城这样的生态链尚不能支撑京东物流,仅凭小米商城我看是很难支撑小米自建物流的。

不过这只是我们所能看到的表象,或许小米对“小米快递”有自己的布局也说不定,让我们看看专家们是怎么说的:

注册了39类商标也并不意味着小米已经可以开展快递物流服务,小米还需要获得国家邮政局批准的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赵小敏估计,小米不会等得及申请新的牌照,更大的可能性是从市场上收购一张牌照。他认为,小米也不会取京东那样完全自建物流的形式,时间和效率都不会允许这种做法,小米应该会以并购、打通的方式来开展快递业务。

因此,杨达卿认为,电商企业自建物流要把握成本和利润的临界平衡,非拥有高流量、高变现的电商企业不宜自建物流。 但在国内物流效率还有待提升的当下,自建物流的优势和前景还是让许多 科技 和互联网企业跃跃欲试。赵小敏预计,小米、联想、滴滴等诸多企业都有可能会涉足相关领域。

小米快递到底会取怎样的布局,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早已定格,不会有很大的冲击

就好像哈罗单车一张,当时ofo和摩拜分庭抗礼的时候,也是出来的。冲击倒是还好,而且能够占领不错的市场份额。不过冲击的话,毕竟还是顺丰,菜鸟的市场,大部分的应该估计不大。

要服务做得好,价格合理,谁进军物流行业都支持,增加竞争是好事。

据中国商标局数据显示:小米公司名下共有6件“小米快递”商标,注册类别为第39类、第42类、第9类、第38类、第35类。小米公司于2018年8月1日申请提交的“小米快递”商标已经于2019年6月21日通过审核。

小米公司将为旗下90多部智能手机和其他产品提供“保证次日达”服务。它将面向印度150多个城市的用户。对于那些想要比平时网购物流速度更快的用户可以选择此项服务,只需要支付49卢比即可获得该服务,此外,只要在当天下午3点之前下的订单,都将符合此项服务的条件。 由此可见小米对于短距离配送的野心出现,据小米查询,目前小米在全国有约2300家线验店(自营+合作)。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小米公司向商标局申请注册了“小米快递”商标。

“小米快递”商标

经过检索,我发现,在中国商标网上确实能够查询到“小米快递”商标,并且还不止一件。小米公司名下共有6件“小米快递”商标,注册类别为 第39类、第42类、第9类、第38类、第35类。

这批商标于2018年8月1日申请注册,目前, 有2件 已注册成功,1件已初审公告,其余的仍处于“待审”状态。

其中, 第32620452号“小米快递”商标于2019年6月21日获准注册,核定使用在第39类的“包裹投递,快递服务(信件或商品),快递服务 ,运载工具故障牵引服务,船运货物,旅行陪伴,贵重物品的保护运输,司机服务,运输,商品包装,导航,货物贮存”等服务上,专用期限至2029年6月20日。

尽管只是申请商标,但小米公司这一小动作,更多的是 被网友猜想 其要进军物流业。

事实上,近年来,网络电商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物流业的飞速发展,不管是顺丰、圆通、韵达、中通等老牌的物流公司,还是 马云 创办的菜鸟物流,抑或是 刘强东 的京东物流,都取得不俗的成绩。

因此,小米公司如果想进军物流行业,也不是没有可能的。其实, 申请“快递、物流”类商标的 科技 公司并非小米一家 ,此前 腾讯公司 注册“ 企鹅物流 ”商标的信息曝光时,也赚足了眼球。

腾讯注册“企鹅物流”商标

根据中国商标网数据显示, 腾讯公司于2018年11月21日申请注册了第34816953“企鹅物流”商标,核定使用范围为第39类的运输信息; 物流运输 ; 运输预订; 商品包装; 商品打包; 旅行预订; 运输; 货物贮存; 快递服务; 包裹投递等服务上。

目前,该商标正处于“待审”状态。

2018年12月14日,针对“ 企鹅物流”商标 ,腾讯官方作出回应。 腾讯方面表示:“企鹅物流”是腾讯公司购部注册的一个商标,仅用于承接腾讯公司内部的物流业务 ,为腾讯内部需要物流产品的团队统一提供物流相关业务的服务,作为一个平台,整合了顺丰、DHL、EMS等第三方物流供应商。 既不存在「自营」的产品和业务团队,也没有任何对外服务的 。

和“企鹅物流”商标不同的是,截止目前,对于注册“小米快递”商标,小米公司官方并未作出任何回应。

现在的快递市场早已不是群雄纷争的时候了,而是大局已定!

一、快递市场现状

现在的快递市场经过这2年的整合,其实大局基本差不多了,阿里系、顺丰,外加京东,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快递公司仍旧存活着,但日子并不会太好过。阿里现在直接控制了三通,圆通、中通、申通,外加百世,而这四家的市场份额加起来超过50%,基本上算是占了半壁江山,如果按业务量来排名的话,这几家全都进了前5名。

除去阿里系,剩下就是顺丰和京东这两家了。顺丰没啥好说的,就营收来说还是快递行业的老大,这2年的布局挺多,未来依旧有潜力可挖。而京东快递日子其实并不好过,虽然依托京东有不错的业务量,但由于自建成本很高,一直处于亏损。否则今年刘强东也不会出现裁撤快递员兄弟的事情了。也因为此,现在的京东快递也开始揽件业务,来抢夺其他快递的市场份额,这对一些中小品牌来说压力会更大。

整体来说,快递这块还会持续整合,一些中小快递公司未来可能被并购或退出市场,他们的市场份额将会被第一阵营的快递公司持续蚕食掉。

在快递市场基本整合完毕之际,小米快递的出现对现有快递公司不会有任何冲击的。因为其体量根本无力来支撑一个类似京东快递这样的物流公司,自建物流体系太烧钱了,京东这么大的体量依旧亏损中,这会严重拖累整个小米集团的发展。

二、小米快递核心目标

小米搞自己快递公司的核心原因还是为了解决自己配送的问题。当前自身的发货量其实不小。除了手机之外,还有各种智能家居,而当前小米御用的如风达可以说为人所诟病,说真的,很多淘宝小卖家之前都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家快递公司。

号称互联网公司的小米竟然使用如此不知名的小快递公司来配送货物!当然,使用如风达另一原因是雷军扶持好友,如风达是当年陈年做凡客时让自己老乡搞的快递公司。

如风达快递被小米用户所抱怨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长期以往其实是损害了小米的声誉。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看来也就只能自建快递公司了,况且小米上市之时,是有顺丰入股的。如果小米建立快递公司,一定程度是可以得到技术上的帮助。因此,小米自建物流体系本质还是为了解决自身的问题,目前的发货量不小,如果发顺丰对小米来说这成本也不小,使用自己的快递或许成本能下来。

但是,自建物流体系自身也将十分烧钱,这块属于重资产模式,不知道小米是否有足够的资本来烧!

综合来说,小米自建快递不会对现有物流体系有大的冲击,而自建物流未来对小米是不小的考验,尤其是烧钱的能力!别最后搞得跟做芯片一样,发现太烧钱结果半途而废。

这是一个大的方向,但是归根结底,与小米一步一步稳扎稳打,有着必然的关联。

1、注重研发作为一家互联网企业,研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而小米在研发上面的投入,始终是在业界排名非常靠前的。2019年研发投入75亿,2020年研发投入预计100亿。在这种巨额的投入之下, 我们看到了领先业界的一些先进技术。从最早的小米MIX开创了全面屏时代,到其后的包括超高像素相机、高功率无线充电等等,都在技术上面做到了超前。而且,小米布局高端,Redmi在中低端发力,也让小米整体的布局更加完整。

2、小米手机+5G+AIoT从小米手机+AIoT,再到小米手机+5G+AIoT,小米依靠着研发,在AI智能和5G方面,走到了行业的前列。根据相关的数据,截至2019年,小米的AI赋能IoT平台,连接数量达到了惊人的2.35亿台!小米电视,更是多年取得了销量第一的业绩,全年的国内出货量,更是达到了1000万台!简单总结,依靠着核心技术和良心定价,小米在全生态的智能硬件,都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3、经营盈利稳定健康正是在高额研发,精准布局以及对5G的抢先,小米在整体市场萎靡的情况下,依然在盈利方面有着佳绩。根据官方的权威数据,小米集团2019年总营收达人民币2058亿元,同比增17.7%。经调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34.8%。持续健康的盈利,也让小米一直被业界看好。